时的场景?”
从一个个沉寂的幕府不断跳跃,赵君宗感叹太炁锲当前可真是“绕”,由此可见太炁锲当时其实是很残破的,否则,不需要绕开这些早已沉寂的幕府。
而之所以要绕开,就是要节省能量,一旦将能量都用以“破除”沉寂幕府,就后继无力,无法降临地蓝星。
一定要降临到地蓝星,说明太炁锲是想“复苏”的,这就更加确定,黄弓蛇当年也受过“指引”,不知黄弓蛇当年走得有多远。
但肯定是没有走到终点的,否则,残·太炁锲不会依然被黄弓蛇掌控,又或许是黄弓蛇不愿失去太炁锲,半途放弃“指引”。
也不知绕了多少的沉寂幕府,感知豁然开朗,“光柱”再次化为“光箭”,在闪烁着五色光彩的“路”上,笔直的指向前方。
虚暗是指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崩裂的“裂缝”,裂缝周围则就是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完整的部分,这些完整的部分被称为光途。
光途维系着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的架构完整,也就是保留着可“修复”的机会,一旦光途完消失,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就正式崩坍,没有“修复”的机会。
光途时窄时宽但必然是连接的,而虚暗浩大却是一片片的,由于混沌五方星球的出现,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停止扩张、流浪。
虚暗也因此不再挤压光途的空间,两者进入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至于这种状态会保持多久,则是难以得知。
光途上不存在任何的间、世界,它就是一条能在虚暗中,安然行走的“路”,但“路”是安的,却不代表没有“路障”。
赵君宗不知道残·太炁锲,当年降临地蓝星时, 有没有遭遇路障,也不知黄弓蛇有没有遭遇,反正他是遭遇了。
用路障来称呼并不正确,用“路”霸才更准确一些。
体积接近千米的“龙”,盘踞在数千米高、金灿灿的“山”上,此座“金”山并没有黄金,更多的是类似“黄金”,但品质都是骸、心的资源。
若是能屠掉这条龙,收获的资源极其恐怖。
赵君宗琢磨着要不要观想时,心脏处的祇箓震动,他顿时一声卧槽,这条龙不讲武德,居然先观想了他。
玩家常说一句话,侦察即视为开战,都转为修炼者就改成,感知即视为开战。
龙的观想遭到屏蔽,赵君宗观想龙也同样遭到屏蔽,双方都获得不到彼此的信息。
龙显然觉得趴着很吃亏,一声昂扬的龙呤后,蔓延的龙躯急速收缩,最终形成高度与赵君宗真身持平的银龙人。
这种形态与燧族颇为类似,都是肌肉爆棚,线条感锐利的体形。
轰,两道巨大的身躯毫无花巧的撞在一起,刀与剑碰撞形成的劲气,形成浩荡的“气”波,令“光途”两侧的虚暗都呈现震荡。
在两具万米高的真身面前,“光途”自然显得有些窄,但赵君宗与龙其实并不惧怕踏入虚暗,只不过踏入虚暗,就与此条“光途”断接。
也就是说,光途任何一处节点,都能直接迈入虚暗,虚暗却是需要特定的节点,才能踏上光途。
战技、术环是可以一直使用的技能,赵君宗很清楚杀不死对方,他要做的就是把对方“挤”出光途,他的战技中也蕴藏着“震荡”相关的术环。
龙显然也是这种打算,双方不停的瞬移、闪跃,寻找彼此的破绽,偶尔也会硬碰硬的消耗对方的伟力值。
天地法象做为临时性的五方权杖,权威在其中是能够起效的,但伟力值消耗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天地法象的存在也要消耗伟力值,一旦战争时间过长,两败俱伤是必然的,搞不好还会被渔翁得利。
上祇们也因此将天地法象视为最后的手段,只要不是陷入绝死的境地,一般都是不会动用天地法象的。
龙人很快意识到自己此次讨不了好,祂已经多次在方位上判定失误,这意味着对方掌控着五方。
但从这几次失误也能知道,对方掌控的是五方碎片,龙人随即直接跃出光途,祂丝毫不担心敌人会追过来。
赵君宗自然不会去追,仅是十数息的交战,他已经消耗了11亿伟力值,得亏太初碎片的使用是不消耗伟力值的。
况且,就算也跳入虚暗,他在虚暗的落点,只有极小极小的概率,才会与龙人重合。
龙人比那位阴影上祇要强得多,但阴影上祇会败,主要还是当时祂掉入幕府陷井。
赵君宗倒没有想过投放幕府,一是幕府刚晋升为祇国,根基还很不够稳当,一是幕府内也没有“兵力”可动用。
万一投放幕府,那些祖裔们估计都凉凉了。
思绪飘飞并没有影响他的移动,由于光途曲折,移动速度若是过快,很容易就直接跳进虚暗,他的行进速度也就有些慢。
龙人离开还是很轻松的,否则,那座品质都是骸、心的“山”,祂也是带不走的。
跟着残·太炁锲的“光箭”导航,赵君宗时不时就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