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6章 权臣特权和加九锡
。”

    “出警入跸”本为帝王专有的待遇,

    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给一些权臣,

    也表示着该权臣实际上与皇帝权利平等了。

    历史获得以上几项恩宠的大臣并不鲜见,比如西周的姜尚、西汉的萧何、汉末的董卓、三国的曹操、曹魏的曹真等人,

    他们或作为开国元勋,或作为朝廷重臣,都曾获得如上待遇。

    但集这几样荣誉特权部于一身的权臣并不多,

    不算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纷乱君臣,

    也唯独是有宋朝的“八大王”赵元俨一人集齐了。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出警入跸!!

    此刻,叶天一下子是获得了四大特权了,也算是无比惊人的事情了!!

    而至于加九锡,也是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九锡也就是华夏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

    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历代皇帝都将玉玺作为传国至宝,没有玉玺绝非正统一样,“九锡”成了“位极人臣”的象征,代表着臣子的贡献已经大到无赏可赐,

    无官可封,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给予大臣规格最高的一种赏赐。

    然而名气太大,带来了诸多隐患,

    当一个臣子无官可封,自然便是所谓的功高震主了!!

    皇帝就会开始猜忌起来:

    你小子下一步是不是想要当一当皇帝?

    臣子也从惶恐慢慢滋生野心:天下谁都可以为皇帝,为什么你能做而我不能?

    就于是后来,“九锡”逐步从位极人臣的荣誉象征,成为了权臣,篡权夺位的工具。

    “锡者何?赐也”,

    锡,在先秦作为“赐”的通用字使用,与之同音,

    所以“九锡”也其实便是为“九赐”。

    在华夏国的古代,

    九为阳数的极数,

    即单数最大的数,

    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

    因此“九锡”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给予大臣规格最高的一种赏赐。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lù 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

    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 乐悬 ”。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bē

    )。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

    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jù)鬯(chà

    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起先九赐不过是一个荣誉象征,很多皇帝并不傻,不可能让你达到无赏可赐的地步,

    封赏都是小心翼翼的,真到了加九锡那一步,

    也不会一股脑都给你,

    而是根据你对应的荣誉单独赐给你其中一件或几件,

    臣子会心怀感激收下这份殊荣,并没有因此心生不臣之意。

    汉武帝首先议论过“九锡”之礼,

    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汉武帝议论“九锡”,是因为要广罗天下人才,

    但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后来,

    王莽却将九锡变为了篡位工具,

    因为汉王朝的腐败,王莽的伪装无人识破,

    在元始四年,王莽在四十八万余民众、诸侯、王公、宗室、公卿大臣上奏请求下,

    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锡之命,

    而后王莽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

    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是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于是从王莽开始,想要夺权篡位的臣子,都得想办法拿到九锡。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国创始人曹操受封为魏公,受九锡,建魏国,

    因为这番“谋反”的象征,曹操还和自己最信任的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