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半步天人,弟子及冠炼神。他对长青子的怨念只能永远深埋心底了。
想到沈墨今后便是诸峰首座、长老之首。
他见了沈墨还得行礼,简直不是滋味。
算了,他回去就闭死关,坚决不出门。
他年少时曾走过天南地北,见过一种叫鸵鸟的禽兽。此时他就像极了鸵鸟。
除开玉玑子之外,还有长老弟子窃窃私语,
“沈长老莫非是天人转世?”一位觉悟极高的长老躺平子说出猜测。
他和沈墨关系还不错。
躺平二字正是沈墨告诉他的。
这是对修行清静无为之意的解读。
躺平子觉得大有意趣,干脆改了道号,还把自己这一峰改名为摆烂峰。
长青子对此颇有微词。
躺平子却振振有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摆烂二字,便是不争。”
他还说是沈墨教他的。
长青子又去问沈墨,沈墨倒是承认了,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做“无争子”,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把道号三千两卖给苏子默的师父。
躺平子要不是穷,肯定买下来了。
实在是崂山虽然门规散漫,道号也可随便改,可是不能和在世的同门取同样的道号。
而且这些人一门心思大都在修行上,哪有空琢磨道号的事。
无争子主要是和躺平子不合,才有意买下无争子的道号。
无争子听着就比躺平子要文雅。
一如阳春白雪,一如下里巴人。
平日里,无争子没少拿此打趣躺平子。
不过躺平子倒是心平气和,当真摆烂,临到老来,反而真炁愈发精纯,红光焕发。
虽然过了炼神的年纪,气血却也健旺。
此无心为之道。
似有意也无意,有意无意乃真意。
他这番天人转世的论断说出,算是给沈墨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本来长青子说明白也没有这么多脑补。
长青子不说,众人联想沈墨的来历自然是越来越殊奇。
长青子见他们窃窃私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过不久便是上元节,按本门规矩是要传道授业解惑,你们到时候上舍身崖去听沈墨传道。对了,玉玑子你派人给沈墨筑造一座传道的大殿。”
玉玑子不情不愿,还是领命,“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小心眼。”
他当然清楚这是长青子故意为难他。
只是现在人家后继有人,玉玑子也熄了小心思。准备回去把弟子们臭骂一顿。
不争气啊!
另一方面,筑造宫观大殿也是崂山修行的一部分。玉玑子这一脉尤其擅长巨灵玄功,这等苦活累活,正是他们修行的一部分。
不过时间上肯定赶不及上元节。
因此先造了一个法台,给沈墨讲道。
转眼时间就来到上元节。
一大早,众长老弟子来到传法台,等待沈墨的出现。
苏子默也赶来听道。
虽然早有沈墨给他开过小灶。
可这等重要的日子,他要是不来,肯定会被小师叔记住的。
他出自神都世家,极有斗争经验。
知晓这种事,谁来了,上位者或许记不住,谁要是不来捧场,那肯定一望可知。
在众人心思起伏、或有期待等等不一而足的情绪下,一轮红日跃出舍身崖,悬挂半空。
那红日之光,普照山河。
令众人惊呼赞叹。
因为大凡有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红日大光,并非真实的自然景象,而是一种神通。
众人冒着夺目的红日光芒,往天上瞧去,只见一个人影仿佛自大日中走出,身后大日衬托出他的高渺伟岸。
苏子默心中赞叹不已,小师叔这一手本事要是拿去造反,不消半年,就可以聚起数十万上百万的教众。
哪怕崂山门徒,见此奇景,也不禁心驰神遥。
凡夫俗子,哪里能抵抗这等异象,肯定以为是神明降世,发自内心臣服。
“参见沈真人。”
真人,乃是道门中成就极高者的尊称。
众人反应过来,这是拍沈墨马屁的好机会,他们纷纷应和大喊。
反正传功长老和掌教平起平坐,他们也不算趋炎附势。
半空中沈墨对苏子默点了点头,足下似有台阶,缓缓地一步步走向法台。
这时众人看清楚沈墨,但见其一身墨色道服,大袖飘飘,仙气十足。四周风吹如浪,云雾如海,愈发衬托得他超凡绝尘。
此刻,更有长老看出沈墨蹈虚踏空的玄妙。
乃是驾驭无形之风,聚成一团,好似天梯一样,一步步踩上去。
这说来容易,实则反应出沈墨以精神驾驭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