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姑娘今生不行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合适
公府上。

    带着魏家女郎们一同回京之前,崔夫人是同阿莞说过的,这次叫魏大娘子跟着来京城,本来就是想让魏夫人牵头,最好是能把魏大娘子的婚事给定下。”

    他略想了想,又想着横竖京城里发生的这些事情也未必瞒得过父皇,索性又说:“魏二娘子就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惹恼了魏夫人,才写了信送回会稽,叫她阿兄赶紧来京城把她给接走了,免得她留在盛京,还要生出是非来。

    父皇,魏大娘子是不能嫁阿兄做正妃的!

    她既然不能,就不要给人家这样的期待吧?

    见过了母后,傻子都晓得是为大兄相看,人家真生出心思了,又说不成,何必呢?”

    晋和帝明白他的意思。

    魏家门楣复杂,而且跟汝南陈氏比起来,这二十年间,更是不及了。

    这也就算了。

    最要紧是现如今魏志朝还在刑部打牢关着呢。

    等到刑部把人审问清楚了,拟定罪状,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魏晏明一家能不受牵连,那都得是皇恩浩荡,格外开恩。

    魏宝令如今的身份地位,如何能嫁大郎做正妃?

    那样的母族,对她而言是拖累。

    对于大郎来说,就更是不成了!

    二郎娶的尚且是沛国公府嫡女,何等显贵,大郎的新妇正妃不说门第更高,也总要清清白白,不相上下,现在倒找到魏家门里去。

    晋和帝面色微沉:“你母后养病久了,想是有些糊涂,又误以为你大兄救了人家女郎一回,叫人送了一趟,便是有心。”

    他摇了摇头,也叹气。

    赵行脸色也不好看。

    是啊,要真是了解,怎么会觉得大兄对魏宝令有意呢?

    母后只是说亏欠大兄良多,一直想找机会弥补大兄一二,可是二十年来,她又何尝真正了解过大兄呢?

    所谓的弥补,也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又是要把那些强加在大兄身上。

    从不是真正为大兄考虑的。

    赵行垂眸下去:“父皇心里有数就好,我急着进宫来给您请安,就是想让您去劝劝母后……”

    他声音也弱了下去:“我去说,母后八成是不肯听的,非得您去分析利弊,她才肯听进去一二。

    不过父皇,您去说,也别同母后争执了。

    我今早去请安,所见母后都是撑着精神。

    您……您应该也有很长时间没去过含章殿了吧?”

    确实没去过。

    会稽的案子爆发之后,朝廷虽然及时处置,赈灾银粮先行,又定下钦差主事之人去彻查,但朝中并没有松懈下来。

    而且出了这么一大笔的银子,户部年初预算上头就花超了一大笔。

    这两年朝廷事情太多,又打了一场仗,国库空虚,又要想法子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他本来就忙,就更惦记不上皇后那边。

    况且见了面也是没话说。

    闹僵的久了,几十年的感情消磨的差不多,两个人出现的问题太多,裂痕也太难修复。

    皇后自己不肯低头服软,不想着如何能修补一二,还要他绞尽脑汁去想去讨好。

    几十年时间都这么过来,他突然就累了。

    所以索性也不去。

    倒是昭阳殿更让他觉得自在些。

    晋和帝沉默,赵行就知道了答案。

    “好不容易去一次,虽说也是为了大兄的婚事,但好歹是见着面了。”

    赵行几不可闻的叹着:“若是为这个事情,您再同母后争执起来,大兄与儿臣都难以心安的。”

    他一面说着,还不忘抬眼去看晋和帝面色:“母后对于大兄也是真的有心弥补,所以即便现在是强撑着精神,也想把大兄的婚事给操持妥当,只是魏大娘子,的确不应该是大兄的正妃人选。

    但母后的心,总还是好的。”

    晋和帝心下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曾几何时,他对皇后言听计从,孩子们又怎会有这样的担心和顾虑呢?

    他叹着气说了声知道了:“朕心里有数,也不会真的拿你母后如何。”

    他一面说着,已经翻身下了榻:“你出宫回府去吧,听说你近些时日连兵部衙门都少去,恨不得天天待在家里陪着王妃。

    王妃是头胎,那也是朕的第一个孙儿,朕心中亦很看重,但是你——你在朝中领了职的,多少收敛着点儿,差不多就行了,别真叫御史言官们把参你的奏本堆积成山,摆到朕的御案上来!

    知道的说你是心疼王妃,紧张孩子,不知道的只说你是色令智昏,不成体统!还不够丢人的。”

    然后也不等赵行开口反驳什么,沉声叫李福:“送他出宫去吧。”

    赵行只得把想说的话收回来,咽回肚子里面去。

    等出了福宁殿,还没有要下玉阶的时候,赵行驻足停下来。

    李福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