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皇帝李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皇家的女儿不值钱
眼珠子乱转,看来是在心中酝酿措辞啊。

    且不提众纨绔的打趣,做好煤球的模具,炉胆和炉壳也就已经完工了。

    大唐虽然如今可以产水泥了,但量还是极少,不足以支持开发辽东的需求,所以还需另想法子

    最终李治听王铁匠念叨,找到了当地人用的一种叫“城隍土”的灰白色泥土,用这种城隍土在木炉壳中铺底,然后用碎石、沙在炉底上筑个窝,窝口跟炉胆的内径一样大,窝口还横了两根从王铁匠那里要来了细铁,把炉胆叠在窝上与炉壳高度平齐,再用碎石、沙和城隍土把空隙塞满。

    就这样,大唐第一个炉子就完工啦。

    做完炉子后,李治找了个矮凳坐下歇息,他打量着在自己殷殷教导下完工的炉子,也不理围在炉子边上啧啧感慨的众纨绔,发起呆来。

    前世小时候的情形来看,蜂窝煤使用方便,易被人接受,特别是在砍柴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大唐的长安、洛阳等大城。

    而且蜂窝煤普及的速度也很快,自己掌握了这门独家技术,又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尤其是自家龙兴之地,那露天煤炭也是罡罡滴,自己现在完全有能力独自组织一票人专做蜂窝煤和煤炉,相信不久以后,自己内库又将多出一批批通宝、白银、黄金啥的。

    不过,很快李治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当初的想法就是打造一艘以李氏皇族为掌舵手的华丽丽的大唐航母,然后也实现汉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西征,当然这一切都要以李氏皇族为中心。

    那么利益就要更紧密的绑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七宗五姓这种千年豪门来说,神马都是浮云,利益才是永恒。

    这样的家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王朝,想要他们不遗余力的吊死在李氏皇族身上,就只能让他们牢牢的绑在李家皇朝身上,有一天和李氏皇族共沉浮,才能获得他们最大的力量

    李治可是记得,即使是千年后,在印尼、新加坡、菲律宾,也不知真假,仍然有人打着七宗五姓的旗号,在南洋呼风唤雨。

    而且这些家族的力量依然很强大,可见在清末那种恶劣的环境,七宗五姓都依然很坚挺,由此可见这七宗五姓隐藏的力量和潜力是多么强大。

    李氏皇族虽然强于他们中任一家,但李氏皇族同样也是浪尖上荡漾着,荣也好、毁也罢,都是自家在死扛着。

    看看人家太原王氏的家训“不王而王”,口气大的都没边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衰落那是以后,至少此刻的大唐七宗五姓,却正处在家族的巅峰中。

    唐朝武则天时期,四朝元老著名宰相薛元超不就嘀咕过:“吾不才,富贵过人,然平生有三大恨:一是未能进士及第,二是未娶五姓女,三是不能修国史.。”

    这丫的把没有考中进士科当成自己的第一大恨,这还能说的过去。

    例如大诗人元稹,就是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么沧桑的那位,尤其是他以自身为模版写的《莺莺传》,更是成为了后世《西厢记》的故事来源。

    其明经科第一,有一次想去结交李贺,然而人家李贺说:“你丫是明经课的,来看我干什么,不见。”

    元稹羞愧的只好退了出来。而李贺因为避家讳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想来真是好笑,一个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竟然瞧不起明经科的第一名。

    不能修国史,也还能接受,毕竟看看纪晓岚那老色.狼,临老入花丛,而且对象还是豆蔻年华的小萝莉,在他手上更是毁了一万多本珍贵的孤本,虽然这也不是他之本意,是人家乾隆老爷子逼得,毕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想要统治数百倍于自己的汉民族,不销毁点东西,兴,这天下也坐不安稳不是。

    但就是这样,后世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那也是一二三四部连着拍,声名大振,由此可见,这编纂国史实在是文人名动天下,青史留美名的不二法门,这也就能够理解了。

    但最后不能娶五姓女,这就让人受不了了,因为薛元超尚的就是唐太宗故弟巢王李元吉女儿和静县主,一边娶了李氏皇族的闺女,一边还在感慨你家的闺女比不上人家来的尊贵,这话说的实在不地道,但也可以看出七宗五姓的兴旺。

    而薛元超口中所谓的五姓女,就是指七宗五姓家的女儿,如今七宗五姓已是大唐势力中最大的七家门阀,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是为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

    彼此婚配,不屑他姓。

    其家每宗拥户万余,势力倾城,极为庞大,昔年自家老豆就想下嫁个公主,和人家拉拉关系,结果人家清河崔氏还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种汉人,看不起自家,不要。

    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也很正常,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

    正如后世美国有句名言“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