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皇帝李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狂战高句丽,大唐将士...
,虽然心中又怒又恨,但还是上前道:“将军,将军,我们快退吧,我们高句丽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听到副将说撤退,高惠真的呼吸猛地停滞起来,心中苦涩异常,也不再嘶吼了。

    这位副将的意思,一句话,咱高句丽人可根本损失不起这样的战斗。他们都是高句丽最精良的兵,是最年青,最英武的青壮,他们的死,每死一个,都代表着高句丽人的实力下降了一分!前方的这些人死了,就意味着高句丽人近十五万的族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这样的打击那还了得!

    醒悟过来,强咽下心中的悲伤难过,高惠真含着眼泪喊道:“撤退,部撤退。”

    不得不说,高惠真这条军令的贯彻是最快最彻底的,一听到撤退的命令,无数高句丽士兵蜂拥冲向大营后,四散开来。

    可他们一退……大唐军却是站起来了。

    一个个的大唐从死去的高句丽人的尸体下钻出来,刚才的短距离战斗,近千名的大唐兵士死伤了,可是他们还是站出来了,他们还要继续打,因为高句丽人的军心战意,在刚刚那一个暴发下,就已经没了。这说来可笑,但就是如此。藩属之国总是这样,他们打顺的时候,一个个以一当十,勇不可挡,但是他们打败了,就立时兵败如山倒!

    虽然高句丽是一个国家,但高句丽士兵却没有大唐军队那样明确的纪律,他们没有完整的法律,或者说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对于大唐外儒内法,高句丽仅仅只有压迫。

    他们的兵基本也都是靠着前面的勇士带着,高句丽是一个典型的冷兵器勇士时代。

    而大唐早已经进入到了战略谋算的时代。两相比较,胜负不言可知。吕布再勇,又当如何?他其实还不如高顺张辽!项羽再牛又能怎么样?跨下之夫的韩信一样可以把他逼得在乌江自刎!死了还不让你落尸!打仗,不是光有蛮力的,欧阳锋武功那么高,但还不是给黄蓉利用计谋抓了起来!

    话说当年孙武带领三万吴军,攻进楚国国度郢,可以说是灭了楚国,可是孙武却不是万人敌,甚至他的武艺仅仅只能说是一般,但他所训练出来的技击士却所向无敌,这是配合。

    而三国时期除了那么多英雄猛将,这其实是不正常的,因为那个时期兵阵配合之法,早已失传多已,只能靠猛将的勇猛拉升军心士气,往往一个将领败了,大军一哄而散,仓皇而逃,这样的军队,实在算不上精锐。

    以部族打群架的那种战争模式和大唐军开战,他们也就是占占室韦这样孱弱的少数名族的便宜!

    说什么北方少数民族厉害,那都是欺人又欺己!每次一统天下之后,中原王朝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自己放下了武功之心,才给他们的一点便宜。

    只要中原稍有振作,立时叫他们好看!霍去病百骑破千,万骑封狼居胥!冉闵一声令下,百万胡奴丧华尘!更有那岳武穆,率军集体吃人,吃得堂堂正正,吃得金国几欲失去中原!

    要不是杯弓蛇影之后,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早就收复石敬瑭那龟孙子献出去的燕云十六州了。

    宋朝没有大量骑兵,只能靠步兵阻敌,即使这样,遍观整个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达到了六成,有史学家分析,如果这个胜率少于六成的话,宋朝早灭亡了。

    说什么蒙元骑射无敌,后来宋朝灭亡之战时,忽必烈的大军战斗力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还是靠很多都是投降过去的汉人军队才灭了南宋。

    还有那明太祖朱元璋,和高祖刘邦一个货色,为人小器自私,贪财好色,忘恩负义,刻薄寡恩,可就是这么个叫花子,还不是一样凭竹竿子带一群叫花子打得蒙元驱尘北上!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靠驱除异族成皇的,得位之正,古今少有。

    其实北方少数民族,从来就不曾强大过!只要中原不讲儒!任何时候,只要中原不讲儒文化,不讲仁义,中原的军队就可以打得他们和狗一样!

    中国最大的汉奸群就是儒生,最混蛋的就是儒生,最无耻的就是儒生,最下流的也是儒生,最软骨头的是儒生,最会搞内斗的还是儒生!

    也许最初的儒文化不是如此,但正如罂粟花一样,虽然他最初是用来制药的,但却遮盖不住他毒药的本质,儒文化用来给小孩子启蒙无疑是好的,但用来治国,却只能出现“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诛心卖国之言,出现“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的古今奇闻。

    所幸,李治来到了这个时代,一切还都来得及,汉唐盛世的雄风,才应该是这个民族真正应该传承的底蕴。

    “杀”程咬金尉迟恭等一干猛将目眦欲裂!

    虽然知道对于这样的对手,打胜已经是一个必然,可是当这一切呈现在他的面前,他们还是激动的不能自己!战争的胜利是对军人最好的奖赏。

    大唐远征军,才能算是实至名归!征服啊,既要他们精神服,也要他们RouTi同样臣服。

    一个个在地上打滚的东高句丽人给踏步上来的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