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尽力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
谈判进行了一个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阿根廷向英国支付200万英镑的越界捕鱼罚款,英国则永久性驱逐那7名阿根廷人。说白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200万英镑的罚款只是象征性地,给了英国面子,而那7名阿根廷人恐怕也没有必要再到英国去了,而英国政府没有正式认定他们为间谍,也是给了阿根廷面子。
后来凌天翔才知道,那7个人确实是阿根廷的情报人员,而当时他们的任务是测量马岛附近海域的水文情况。虽然渔船本身是租用的。但是英国巡逻舰上的官兵在船上找到了很多与捕鱼无关,而是用来测量海底地形。以及海流情况的设备,因此英国才会恼羞成怒,与阿根廷硬扛上了。
随着外交争端地和平解决,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舰队的事情也被冷落了下来。可以说,对此法德两国是比较失望地。两国都认为,英国为了应付阿根廷的威胁,会在加入联合舰队的时候做出一定的让步。从而使法德获得联合舰队的主导权。现在,英国人的战争警报已经解除了,英国人也不再迫切的希望加入欧洲大家庭了。不过,英国人并没有关上谈判地大门。
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事态已经平息了下去,可是真正有点眼界的人都知道,英阿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平息。两国之间的矛盾是领土主权争端,而这个矛盾没有解决,那么两国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和平关系。也就是说。现在的平静只是表面上的,而在更深的地方,一股强大地暗流正在加速形成。
就在那7名阿根廷人被释放之后,英国女王视察了泰利斯公司的造船厂,陪同的还有英国首相等内阁大臣。一般情况下,英国女王最多只在主力战舰下水的时候参加典礼。而不可能在主力战舰建造的时候就跑到船厂去给工人添麻烦。可想而知,当时英国对正在建造的“维多利亚女王”号航母有多重视了。
当时,英国政府地主要目的是想弄清楚,有没有办法让这艘航母提前建成。经过三年多的建造,“维多利亚女王”号航母主体已经完工65%,工程进度与计划的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距离下水大概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栖装需要一年的时间,然后各种测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大概总共还需要近3年的时间才能够交付海军。
在女王前去视察之后。英国首相就与内阁官员,还有泰利斯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主要的问题就是,航母能否提前服役,以及能够提前多少时间服役,而要加快建造进度地话,需要额外支付多少费用。
泰利斯公司很快就将一份报告送到了唐宁街地首相府。按照该公司估计,就算是现在开始加快建造速度,也最多只能够缩短一年的工期,其中主要就是将一部分应该在船台上完成地工作留到下水之后,与栖装同时进行。而要争取到这一年的时间,政府需要向泰利斯公司支付至少10亿英镑的额外建造费用。
很明显,泰利斯公司是想利用政府急切希望获得这艘新航母的心情,准备在这上面再赚一笔。同样的,对英国政府来说,这10亿英镑的额外建造费用绝对不是一笔小钱,同时更希望缩短这一年的工期。
随后,双方进行了一个月的紧张谈判,最终泰利斯公司将价格降低到了7亿英镑,而英国政府则开始设法去筹集这7亿英镑的额外军费。要通过政府拨款明显不大可能,政府的财政预算本来就非常紧张了,如果再增加财政赤字,这对已经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英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英国政府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从民间筹集资金,而且是由女王出面去筹集这笔资金。
英国有着民间力量出资建造战舰的悠久历史,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为了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曾经在民间筹集资金,建造了大批战舰,在后来与法国的长期战争中,更是大量借助民间力量的支持来壮大海军。这次,英国女王再次出面,并且代表王室首先捐出了1500万英镑。在女王的带动下,英国各界精英纷纷慷慨解囊,甚至连普通的英国人都自发出来捐款。结果,英国政府一口气筹到了11亿英镑的资金,除掉7亿外,还多了4亿出来。后来,这4亿英镑的筹款还闹出了一个巨大的政府丑闻,当然,这已经是十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一有了钱,英国人立即加快了航母的建造速度。可是,就算泰利斯公司的工人加班加点,日夜不休,也不可能在半年之内,甚至是在战争结束之前让“维多利亚女王”号服役。同样的,英国人在积极的准备,阿根廷这边也没有任何的松懈。
阿根廷军方采纳了建议,并且将具体的行动委托给了连豫泯在阿根廷成立的那家私人防务公司,即用私人的名义去租借20艘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的货轮。为此,连豫泯不得不再成立了一个航海贸易公司,然后以该公司的名义从数个国家的数个航运公司租借了20多艘货轮。这些货轮名义上都是用来运送阿根廷出产的铁矿石与铜矿石的。当然,最终运的肯定不是矿石。
同时,阿根廷军方也组织了一次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演习,而演习的对象就是长途奔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