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君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世子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聪明地将正被扣押在某处沦为阶下囚的燕氏一族忽略了个彻底。又看出宫里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的意思。

    在京中不知凡几的舆论推动下,大臣们精准地找到了他们应该尊推的登基对象。

    而御书房中“名不正言不顺”的那个人也是时候回应了众人的期待,露出了那么些登基为帝的意思。

    国号已经定下,正是一个“周”字。

    前阵子还满口“皇孙殿下”的那些人也都消了声,墙头草自然最擅长见风使舵。

    若是他没有猜错,这外面的舆论转得这么快,和他的好妻子大概分不开关系。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个道理自古不变。而这件事情,林茜檀的确有参与其中。

    顾晴萱已经从自家的爷爷那里得知了林茜檀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她隔天来找林茜檀,和林茜檀正好说到了这些。

    淡出朝堂的老丞相顾屏出现在议政大殿当中,毫无疑问是一个有号召力的事。顾晴萱道:“还有我哥哥也是,这两天,频频进宫,摆明已经承认了那一位了。”

    就是不知道天隆帝本人听说这些,会作何感想!

    天隆帝还能做什么感想呢。

    自然是怒火攻心了。

    但他黄昏将近,被毒物折腾得即将油尽灯枯,再怎么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不仅如此,他似乎还应该感谢阴韧给他安排了一处环境十分舒适的地方居住。东都富甲天下,就没有不好的房子,更何况是帝王行宫。

    “陛下现在知道这些,是不是很高兴?”阴韧的心情十分愉悦,黄金灿灿的玉玺被他捧在手中扔着玩,就像那东西不值钱似的。

    天隆帝现在每天这样在精神上受辱,简直巴不得早日登仙了,又谈什么高兴?他闭上了虚弱无力的眼睛,不去理阴韧。

    阴韧站起身来,去了东都“皇宫”的议政厅里。那里也有一批大臣在那儿等着和他议事。

    大商秉承前朝,以东都为备用京都,东都里是有一套备用的臣子班底的。

    有人识时务者为俊杰,臣服于带兵进城的王氏兄弟,当然也有那些哪怕看在天隆帝的面子上服从阴韧的。

    阴韧一进去,众人整理衣冠,开始议事。

    而另外一边京城的御书房中,也在议事。

    “以臣之见,陛下应当趁着阴贼假借天隆皇帝之名调用两河驻军之前,抢先前去接手兵力,以免被动。”一位老臣如是说道。

    王元昭坐在那儿对着那令人还很不习惯的新称呼暗暗轻笑,随后又有别的什么人跳了出来说了几句什么。

    殊不知东都附近的兵马,早就已经被他和阴韧对半分过了。

    林茜檀也正和陈靖柔在说这些:“你这次随同去接手那边的大军,任务重,我还是不放心。”

    陈靖柔哈哈大笑:“我也怕有人拿我是女人说事,因此误了大事。不过怂也没用,该上还是得上。”

    两河驻军,指的就是河水接入天隆大运河的那一支兵马了。

    林茜檀将一枚令牌交到陈靖柔手里:“你即将远行,我没什么好送你的,只能最俗气,给你这令牌。”

    陈靖柔笑得更欢快了,有钱是好事啊,这令牌,怎么也能换它个十万两银子吧?她刚以出门办公为由逃了公公寿宴,转头就发了大财。

    魏嘉音到得不是时候,正好和陈靖柔碰了个头,陈靖柔为免大家尴尬,自己告辞离开。

    陈靖柔碰也没碰过一下的糕点倒是正好便宜了魏嘉音。魏嘉音之前颇高调地进了一趟宫。但王元昭自己也名不正,魏嘉音便也出来了。何况晏国公府里的确有事?!

    “我还当你不肯再和我来往了呢。”林茜檀笑。

    林茜檀说的什么,魏嘉音心知肚明。她也承认得坦白:“我确实心里不高兴。”既是坦诚,也算警告。

    魏嘉音过来,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

    魏嘉音也不多绕弯子:“老头子没了,府里眼下正为着要不要大办丧事而踌躇,我被王家那些亲戚烦得不行,只有过来你这。”

    魏嘉音心里暗道王群死得不是时候。王元昭作为他的孙子,在礼法上和他的丧事是有冲突的。

    这时若是只顾自己君临天下,恐怕会惹人诟病。

    林茜檀将她拉着坐下。心里道,人是她弄死的,她当然考虑到了王群的死会有什么结果。

    而这也是为王元昭拖一拖时间。

    阴韧带走了象征王朝正统的传国玉玺,没有玉玺,王元昭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与其太早坐上去,不如既把那权力的实惠拿来,又不必过于受民间贩夫走卒口诛笔伐。

    再有他哥哥顶在那里……

    另一边。

    御书房中的大臣也正在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劝说王元昭举办大典,年轻男人不答应也不拒绝,倒是让跟他提出这些建议的那个大臣心里有一些没底。

    本来以为只是个捡便宜的黄毛小子,可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