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小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意谈成


    “现在你先告诉我答案是什么?这样我做完也好知道对不对。”

    “到底至少要打开几个进水管?”

    吕渭纶早就料到他短时间内做不出来,开口道,“六个。”

    程大位在心里记下,他缓缓坐到椅子上,“你说吧,到底要跟我谈什么生意?”

    “程员外。如你所说,你在京城有许多大酒楼?”

    程大位皱眉,“怎么……你还想要我的酒楼?这有点狮子大开口了啊,咱俩非亲非故的,第一次见面……”

    “不,我说了,只会帮你赚钱。你这酒楼在南京应该都开许久了,那这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生意当然是很好,这南京大部分酒楼都在我手里,生意还能不好?”

    程大位不容置否。

    “这南京的大部分酒楼生意肯定不在你的手里,这一点你不用骗我,你手里的酒楼并不多。”

    吕渭纶直接回怼。

    这是废话,他一个普通的商人怎么可能会垄断南京的酒楼生意?

    要是一些小地方也就算了,这可是南京!

    明朝实行二都制,南京为留都,其机构设置基本与京师的一模一样,再加上又是大明的经济中心,因此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情况,在以前的朝代也是有的,就比如唐代以长安为都城,称西京,以洛阳(河南府)为东都。

    宋代以开封为都城,称东京,又以洛阳(河南府)为西京,应天府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西京、南京、北京设留守,以知府兼之,掌宫钥及京城守卫、钱谷、兵民之政。

    元初以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为上都,燕京(大兴府)为中都,后以中都改大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上都设上都留守司,统管军民事务,又兼管上都路都总管府。

    ……

    而南京作为留都,与以前的朝代相比,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就比如南京只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官职。

    分别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提督南京军务勋臣。

    而这三方中,兵部尚书代表了中央机构,太监代表了宦官势力,勋臣则是代表了明朝开国元勋的后裔团体。

    说起来勋臣……这才是南京城里一个最特殊的存在,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后,为了奖赏那些陪他打天下的兄弟,于是就将那些将军给封爵。

    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几个就是徐达、常遇春、刘基、李文忠、汤和、邓愈等人。

    他们不仅本人始终受到朱元璋的恩遇,而且子孙世世代代享受爵禄,直至明朝结束。

    因为朱元璋建都在南京,因此南京周围根本就没有藩王,朱元璋给出的理由是“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由此可见,建藩的目的就是保护他们老朱家的血脉,同时保护大明。

    南京已经是国都了,皇帝在这里,自然不再需要再分封藩王,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南京被称为南直隶,也就是中央直接管辖,既然是直接管辖,那就是等同于北京,于是在朱棣以后,南京还是没有藩王。

    那现在来看,南京没有藩王,也没有皇帝,最吃香的那不就是朱元璋封的那些勋臣的后代?

    他们家族的势力自大明建国以来就盘踞在南京,这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必然是势力庞大,犬牙交错。

    故而……吕渭纶才认为,程大位说南京大部分酒楼都是他的,那必然是在吹嘘啊!

    哪里轮得到他啊!

    ……

    程大位顿了顿,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不是第一次来南京?为何就断定我没有?”

    吕渭纶打算跟他坦白,于是笑道,“不逗你了,其实我是一个官员,从远处到南京,准备在这里上任。”

    “我说呢……”

    这程大位听到他是官员也没有没什么太大的表现,这员外吧,虽说是个买来的官职,没什么用处,可的确是有大明的编制,算是官员。

    可能就是因为此,这程大位才对他是官员没什么感觉,毕竟……大家都是官员,官员有什么了不起的。

    “既然你也是官员……那我就直说了,我在南京城的确是有几个酒楼,没有太多。”

    “几个到底是几个?”

    程大位瞪大了双眼,伸了两个手指,“……两个……”

    这下,吕渭纶又觉得不合理了,这家伙,若是只有两个酒楼,那也不至于这么富啊!

    便问起,“你所有的家产就只有这两个酒楼?”

    “当然不是!”

    程大位站起身来,摸了摸他那胡子,开始吹嘘道,“想当年我走南闯北之时……”

    说了几分钟,他才说到点子上,他是在京杭运河这条线上赚够了银子,这才来南京置办点产业,做点小生意,当是后半辈子养老了。

    吕渭纶有些无奈,这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