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宫嫡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带坏
    北地的谢玄那边兵荒马乱,远在长安的李庸此刻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倒不是因为李凯之事,而是因为永平帝的病。

    自从永平帝病倒,朝中大臣们就针对魏王厌胜一案分成了两派。

    一派坚信魏王有罪,并每日不断将弹劾魏王的奏折成车往宫里送,意在鞭挞皇帝万莫偏袒幼子。

    另一派则坚信魏王是被冤枉的,不过他们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写进奏折里,只好成天乌压压挤在宫门外,以亲情感化之,哀求皇帝万莫武断,恐伤了儿子的心。

    永平帝被这两波人马搞得头晕脑胀,怒急之下病情反倒愈发加重了,彻底倒在了床上,整日里只顾昏昏沉沉。

    这样一来,国事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长乐皇后的肩上。

    而她除了需要抽时间批阅奏折外,还要日日衣不解带的照顾永平帝,时间一久,也难免体力不支,分身乏术。

    最后身心俱疲的长乐皇后终于挥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从今往后,朝政一律交由太子李庸代为执掌,直到永平帝病愈。

    于是,第一次成了代理皇帝的李庸很快便带人兴冲冲去到皇宫领了旨,还顺便将长乐皇后没批的一车奏折全部拉回了东宫,撸起袖子打算好好过一过指点江山的帝王瘾。

    他满心欢喜,以为这回终于有机会能让自己在父皇母后面前展现一下实力了,结果刚翻开第一本奏折,就愕然发现,其内容不过是弹劾李凯残害手足这种子虚乌有的事。

    李庸看了看,皱皱眉,直接将不知所云的折子随手向身后一丢,迫不及待又翻开来第二封奏折——这一封是弹劾李凯聚众赌博的。

    李庸想也没想,赶紧将第二本也远远丢开。

    虽然这一本内容较上一本更为丰富,不过就算编的再天花乱坠,写的东西也还是一派胡言。

    他有些不耐烦的摸出第三本。

    这一本总算不是弹劾李凯的了。

    李庸松了口气。

    打起精神继续向下看时,却越看越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本折子里说有位皇子每日不务正业,在街上招摇过市,平素里总是恃强凌弱,偶尔还会与百姓打架斗殴……

    怎么,感觉,好像在说他啊?

    李庸叹了口气,折子一丢,身体向后一仰,整个人往椅子上一瘫。

    皇帝成天就干这个?

    他有些绝望。

    这种活白给他他都干不下去,怎么这世界上偏就有人宁愿残害兄弟也要当皇帝?

    李庸摇摇头,有气无力问身边随侍宦臣,“元寿元仪呢?”

    宦臣答,“殿下适才不是说要吃城东王记的糯米鸡吗?他们出宫给殿下买去了。”

    出宫?

    捕捉到关键词的李庸眼前一亮。

    好主意。

    下一秒余光却再度瞟见了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李庸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朝宦臣轻轻勾了勾。

    宦臣附耳过去。

    只听李庸小声道,“将这些,统统送去郡主那边。”

    ……

    ……

    当芸娘大摇大摆在秦榔儿护送下走进李容与所在那处宫殿时,最先见到的并不是李容与,而是横亘在她们之间堆积如山的奏折。

    李容与就坐在这一堆奏折后面,身旁还立着面无表情的颜协。

    两人像平时批阅东宫内庭奏折时那样,一个负责批,一个负责整理,配合默契。

    芸娘看着这堆积如山的奏折,吃惊的张大了嘴,“你你,你一个郡主,怎么感觉比皇帝都忙?”

    她自从开始和李容与交往密切以后,长安城中各家贵族也是见风使舵,纷纷遣了自家女眷前来探望和拜访她。

    芸娘想起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去到自己府中,张口闭口不离女红和妆发的莺莺燕燕们,又看了看眼前正专心致志批阅奏折的李容与,不禁陷入了沉思。

    怎么她觉得,做郡主好像还不如做个高门里的小姐更自在呢?

    “自由要看针对什么而言。”李容与此时批完了手中奏折,总算将朱砂笔放在了一边,对芸娘道,“高门小姐也有高门小姐的不幸,虽然她们不像我这般忙碌,可她们的婚姻往往身不由己,我却是能够自己做抉择。”

    是这样吗?芸娘想了想,“倒也是。”

    紧跟着扭动腰肢朝李容与走了过去,坐在她案前,半低着头看她,眼波流转,“说吧,急忙忙叫人家来做什么,难道是想人家了?”

    李容与道,“我接到消息,梁国的使团最近几日就要到达长安了。”

    芸娘有些陌生,“谁?”

    在长安城里呆的太久,她都快忘了自己身份是个和亲公主了。

    李容与只好又与她解释了一遍梁国。

    芸娘恍然大悟,几分惊喜,“这么说来,我就要走了?”

    “倒也没有那么急。”李容与端起桌上茶盏喝了一口,“目前朝中各类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