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吼证道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青萍佛寺
不入,颇为显眼。

    他面容和善,一看就是常年用心修佛的慈祥神色,与旁边那几位不怒自威的高僧气质迥异。

    此刻因为过于低调反而显目,他神色之间,倒隐隐有些坐立不安。

    众长老落座之后,最中间的木椅却无人坐,中间木椅的左侧,就是那位面容和善的朴素长老。

    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弟子,一身同样朴素的黄色僧袍,身材匀称,孔武有力,神情刚毅。

    右侧坐着另外一位长老,披着珠光宝气袈裟,肥头大耳,颇有佛像。

    他身后也站着一位弟子,黑色衣袍,但是手脚处都紧裹,像是练功穿的劲装,十分干净利落,却更显凌厉的气质。

    秀姑和一风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排场,兴奋地瞪大眼睛,四处梭巡。

    秀姑拉了拉旁边火猴的衣袍,兴奋地说道:“二师兄,你看那台子上坐的人衣袍都好好看啊,一闪一闪的,好漂亮呀!他们是什么人啊?”

    火猴看着小师妹发亮的眸子,无奈地笑笑:“刚才来的路上,听老百姓说,今日是青萍寺大斋醮,也是推选新一任住持的大典。因此周围秀水镇、天梅镇、雷兴镇的寺庙都派了高僧前来观礼。”

    秀姑兴奋地撩了撩脸颊边秀发,高兴地“嗯嗯”数声,又点点头。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说道:“小师父,你还有所不知,中间那无人坐的位置,是为今日新住持准备的,因此空着。

    “左边是青萍寺的现任住持,那何大师,旁边是他的大弟子清宁师父,颇为年轻呢!

    “右边那披着金色袈裟的是那须长老,是那何大师的师弟,也是提出要在今天重新推选住持的人。他旁边站着的,是青萍寺的首座弟子,清法师父。

    “你们别看两位弟子都三十来岁,年纪不大,可是佛法精深,功法神通,都可圈可点。只可惜,今年听闻这届推选,不同以往的以佛法辩道来晋升,而是以武论道。

    “修为高深者,功法神通强大者,方能有资格任住持。不能亲闻青萍寺的高僧论经辩道,见识见识佛门高僧的佛法造诣,实在遗憾啊。”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点头不已,他看似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风和秀姑只知道忙着点头,书礼和火猴却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这时,书礼的目光一闪,用胳膊轻轻地碰了一下火猴。

    火猴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只见刚才杂耍的大汉肩上扛着小姑娘,变戏法的道士,都神情紧张,并有意无意地、不断地往法事台的方向挤过去。

    火猴会意,正待想说什么,这时,又听到看台北边的街道上,人声忽然嘈杂起来,并且听到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往这边靠近。

    他跟着所有人转头看过去,只见竟然有一支阵容齐整的军队往这边进发,浩浩荡荡,居然有数百人。

    这支军队从围观人群中自动开辟的一条同道跑过来,在法事台前列好队伍。

    队伍后方一个身影转出来,看起来是一位领军模样的统领,神色霸道而冷漠,扣着腰中的剑,大步流星地走到法事台前。

    他一出现,看台上其他长老都端坐不动,熟视无睹。

    但清法和尚马上堆起笑容,疾走两步,往统领这边赶过来,双手合十,堆起笑容说道:“阿弥陀佛,宁县尉安好,虽说县衙需要来护法维持秩序,怎么是您亲自带队来到敝寺呢?折煞小寺了!”

    宁县尉皮肤黝黑,脸庞硬朗,眼光有神,但是嘴角却时不时朝一边上翘,像时刻在嘲讽别人。

    他看到台上端坐的那几位长老,却没有留给他的位置,心中不快,冷冷道:“青萍寺大斋醮,又是新一任住持推选,居然无人来请县令坐镇,真是狗眼看人低!”

    看台上的其他长老都是面色如故,仿佛没有听见。

    想来也是,以他们的身份,对等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至少是县令。

    除非县令亲自来,否则,他们还不愿意放下身段呢!

    现在在大武国,佛门寺庙,不论在那个地方,小镇也好,大城也好,甚至在帝都君州城,那也是显赫一方的所在。

    在大武国武帝魏宇的统治下,佛道相当如鱼得水,不用缴纳税赋,又不用服兵役和劳役。

    佛寺既有香火钱财,又有土地存粮,还有众多佛图户帮佣,既有钱,又有人,不论比起哪里的门阀世家,那也是毫不逊色。

    也不看看,各地方所有的乡绅富豪、豪强士族、达官贵人,哪个敢得罪佛道?

    只有那何大师,作为青萍寺现在的住持,听到宁县尉的混账话,按捺不住站了起来。

    他脸上慈祥的神色上,浮现了一丝怒容,清宁也上前一步,紧跟在他师父背后。

    宁县尉睃了那何大师一眼,冷冷地笑了笑。不过他语气一转,自己给个台阶下,说道:“不过县令也懒得管你们这些劳什子事,他老人家大人有大量,懒得和你们计较。他老人家心中挂念着百姓平安,着我等来此,看守法场,以防宵小之辈捣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