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个队长请留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老来伴
    事情也真的和夏小小想的是一样的。

    沈一山最近退休了,一个人在家闲着无事便去和战友们一起下象棋,一起打太极,总之就是把适合老年人的的运动都试了一遍。

    最后爱上了广场舞,还是那种双人跳的广场舞。

    孙阿姨就是他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认识的。

    孙阿姨的儿子女儿都在外地拼搏,拼搏的城市,最后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孙阿姨一个人在家就成了孤寡老人。除了每天下午到广场和这些同辈人跳舞乐呵一下,她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儿子成家有娃后,也让她去帮他带过娃,但是婆婆和儿媳总是不能和睦的相处。也不是说吵架吧!就是婆婆和儿媳的观点永远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孙阿姨会把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留着第二天吃,可是儿媳觉得那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现在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谁还会吃隔夜菜?至少在她的原生家庭中,都是每顿的菜,每顿吃完,没有吃完就直接倒了,绝对不会放在第二天吃。

    她不好说孙阿姨,就让自己的老公去说。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妈,他又不好开口,就让媳妇随她去。

    媳妇哪能随了她,当即就和自己的老公吵了起来。

    孙阿姨知道他们争吵的原因后,就很自觉的把菜放在一边,他们不吃,她可以趁着他们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吃。

    再比如,两代人带孩子也是有代沟的。孙阿姨觉得小孩子用尿不湿不好,得用布的,但是儿媳不会那样认为啊!

    还是那话,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哪个孩子还用布的尿不湿啊?两个都说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因为观点不和,两人搞的有些不愉快。

    孙阿姨觉得自己没错,自己当初还不是那样带娃的,两孩子还不是被她带大了。

    但是经过这些事后,儿媳妇不搭理她了,就连孩子也不给她带了,孙阿姨在那里没事做,只好又自己坐车回到了家。

    紧接着女儿又让她去帮他接送孩子。

    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在若阿姨的心里都没有任何的区别,不能在儿子的家里帮儿子带孩子,去女儿的家里帮女儿接送孩子上学,也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她又兴高采烈的拿着行李去了女儿的家。

    女儿和女婿的工作都很忙,平时家里的家务活也经常孙阿姨在做,刚开始的时候都还皆大欢喜。

    可是有一天孙阿姨好心的带一位盲人去盲人救助站,到孙女学校的时候,已经没人了。

    她一拍自己的大腿,嘴里说着不好,就赶紧掏出电话给自己的女儿打电话,女儿不仅没有问她去哪里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开口就是指责她。

    “兰兰她那么小,你怎么能不早点去接她呢?你知道一个小孩子在学校外面有多无助,多害怕吗?

    你说你整天也没什么事,就光去接个孩子,怎么都做不好呢?”

    孙阿姨这个时候不想解释,只开口问:那兰兰现在在哪里?

    “还好被人老师看见,才给我打的电话,你说你一天天的到底干了什么事儿?”

    孙阿姨的女儿说完就把电话给她挂了,最后孙阿姨回去,女儿还在不停的数落,作为女儿丈夫的孙阿姨女婿不好说什么,但是看样子,对孙阿姨今天的应为也很不满,起身去了房间,把门关的啪的一声。

    就那样,孙阿姨觉得在自己女儿的家里也没有立足之地了,就只好收拾好行李回到自己的家。

    也好,回到家的孙阿姨不用再急着去接孙女,也不用慌着做饭,怕孙儿醒了会哭。一个人在家里也挺闲的平时除了逛逛街,逛逛菜市,就在广场和朋友们一起跳舞,过得也算是多姿多彩。

    沈一山刚去跳舞的时候,啥也不会,孙阿姨就好心去教他,这样一来生二回熟的两人就有了感情。

    在那个不谈爱情的年龄,谈相互有个伴也没什么不好。

    哪怕说是彼此寂寞空虚冷的安慰品,也没什么不好的。

    孙阿姨昨天跳舞的时候晕了过去,经过检查说是高血压。

    人一到了年龄,就是三高不下,唯一不见的是三孝,一孝儿女在身边,二孝儿女能叫声娘,三孝一家团圆和睦。

    沈一山是个军人,知书达理,通情达理,他还没有勇气把自己和孙阿姨的事告诉沈君浩和夏小小。

    但是现在孙阿姨躺在医院里,他必须要第一时间通知孙阿姨的儿女,他趁着孙阿姨还在昏迷中的时候,用孙阿姨的电话分别给他的儿子和女儿打了电话,把孙阿姨目前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们。

    孙阿姨的儿子说:“你是谁啊?”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

    他也不好没有经过孙阿姨的同意,就把他们两人的事随便告诉晚辈,虽然两人都老了,不可能存在年轻人的冲动,顶多就是拉拉小手。

    可不管怎么说,在别人眼里两人也是恋爱关系。

    而这样的关系,需要两人同时点头才能告诉晚辈,而且他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