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不掉的阴霾。
但他在这个苦难营造的囚室里面逃脱不了。
被困而不的出。
也就慢慢的适应了。
是啊,对于苦难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接纳生活,接纳苦难,就不用这么痛苦了。
后来,解放了,好日子来了。
润泽再也不是那种无片瓦遮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担心。
生活稳定了,他的精力也重新偏移到了事业上面。
曾经,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的渴望能被学校,能被学术界认可。
然而自己依旧是那么年轻。
学术似乎也是确实还显的稚嫩。
他的身前,有那么卓有成效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似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岁月是萃取才华最好的历练。
如今,他成名了。
但他却又在找寻家的踪迹。
是负担,是牵挂。
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负担也吧,牵挂也罢,曾经的少年之心似乎都化作一本又一本的书,一段又一段的文字。
此后便润泽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也写了晚年的回忆。
他似乎在回忆中记录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这是家,这是归宿……
每日,润泽独自一人,整理这些年攒下的书稿。
他想快些,再快些。
他就要走到了人生的边上了。
到今日,润泽的书稿已近10万页之多了。
他老了,他有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力气去将一沓厚厚的书稿给搬运到书桌上了。
虽然他已经退休了。
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自己专业的脚步。
翻译,写作,思考,就如同吃饭睡觉一般对于他的意义十分重要。
他根本就离不开。
他根本也就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