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记录,打了一针……
这一次润泽不敢轻易的离开,他生怕明儿再出什么事情……
等到傍晚的时候,明儿睁开了眼睛。
润泽给他喂了些水。
他喊了声“爸爸……”
润泽脸上似有泪水,他紧紧的把他抱在怀里。
生怕一不小心,他再失去了他。
回答家中,已是傍晚。
邻居们似乎已经听到发生的事情。
几位妇女过来帮忙。
有了几位邻居的帮忙,润泽也轻松了些……
一位妇女断了一碗汤,让曼琳喝了下去。
或许是这一天累极了……
她喝了一口……
渐渐的睡去了。
这妇女上前,将她怀里的孩子拉了出来。
如今是夏天,天气热,这尸体也存不了许久……
另一个人许是找了棺木,准备了个小棺材也半时分送了过来。
入馆、殓葬……
这些步骤一个也不能拉……
只是弟弟说是要去看哥哥……
润泽再也忍不住了痛哭不止……
第二天一早,琨儿埋葬了。
中国人说的入土为安,怕就是这样心灵的抚慰……
曼琳醒来了……
她蓬头垢面,似乎意识到孩子不在了……
她朝着山脚下奔跑了过来。
有个妇人陪着她
彼时润泽正在放棺材……
他远远的看到曼琳的影子。
他停了下来,曼琳毕竟是娘亲,她本就是该送孩子最后一程的。
润泽脸上似有些湿润。
他转身去迎接曼琳。
曼琳看到棺材哭的更狠了。
两次都哭昏厥了。
一次是在看到孩子棺材的时候、
掐了人中救醒来了。
第二次是琨儿埋葬了第一铁锹的土……
明儿被一个邻居带走了……
对于润泽来说,还好没有让他见到这人世间最为惨烈的分别。
浮光劣影,随风摇落。
夏日的夜晚蝉声叫的热烈……
中年丧子的痛楚又岂能是文字所能描摹清楚的。
“我们还会有孩子的……”这句话在此刻该是多么的残忍……
整整一个月,曼琳都是失魂落泊的状态。
明儿的话似乎也少了……
常常喊他,他都听不清。
经常会说要找哥哥玩, 又会引起半日的曼琳的啜泣……
如今抗战胜利,联合大学也都准备着北迁的事宜。
一年后的5月4日,云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
7月最后一日宣布联合大学的结束。
帝都大学、红华大学、北洋大学迁回原址。
师生们陆续北上。
过了一年,曼琳的状态也好些了。
只是时常会抱着琨儿的小衣服,小被子偷偷的抹泪。
明儿似乎经过那次病,整个人都反应迟钝……
但他总还是好好的。
这一路上怕是经过了快2个月返回了帝都。
润泽被分配到了红华大学。
久违的帝都,润泽再次来到校园,一切都是物是人非。
从一个青葱少年,他此刻已经年近半百。
匆匆然,这半辈子已经过去了。
北方寒冷,到了冬天,曼琳的病情似乎更加严重了。
那一排萧瑟之色,曼琳的情绪更加的不好,常常发脾气。
润泽想着曼琳总是习惯上海的天气。
那是她的家乡,或许在上海对他的病情会好些。
只是彼时,又开始了战争,这形式也是不好说。
在帝都待在学校里总是好些的……
过了三年,解放了。
真的换了新天地……
帝都没有经历片刻战火……
大家的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解放军进入帝都的那一天,润泽也去游行了……
很多年前,他接触了共产党人的思想。
甚至一度他想去延安……
随时并没有成行,但此时他甚至庆幸共产党人解放了全中国。
他甚至认为他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解放了!
这是这么长久以来的压抑和阴霾一扫而空。
改天换日,老百姓站起来了……
甚至是在升起国旗的时候,红华学校的老师连夜步行为了这可贵的镍块,听闻升国旗的时候用的着。
这是段春风化雨的岁月,建设新中国是润泽乃至所有中国人的信念与工作的热情。
润泽工作更加忙碌和努力了。
他承担了更多工作,这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