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华秋实岁月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六与600号基地
志胜的手似乎有些微微的颤抖。

    这是1964年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写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号外版上是腾起的一团蘑菇云。

    另一份是1967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喜报,写着“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真的是他?是他所做的工作?”志胜眼眶湿润,叠指婆娑过这片蘑菇云。

    “是的!”政委坚定的说着。

    “志翔很坚强,很勇敢,他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骄傲,他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抢救出一大批重要的机密材料,这也为之后修正错误奠定了基础。”

    当这篇文章发布出来的时候,他跟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欢天喜地。

    但他并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弟弟,也是众多核事业的一份子。

    荣耀和伤心,该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这是他的遗物……”

    政委再次行了个军礼,将这覆盖着国旗的盒子递给志胜。

    志胜接过遗物。

    “志翔是个好青年,他是红华大学培养的,他是咱们国家自主培养的最出色的核工作者,祖国和人民都会记住他。我们的丰碑上刻有他的名字。”

    “谢谢政委,我为自己的弟弟赶到骄傲和自豪……”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

    “他是怎么染病的?”志胜问道。

    “是一次核试验,失败了。他留下来去检查测量,虽然穿着防辐射的服装,但离的还是太近了……他病了之后,组织上让他去帝都好的医院,但他坚决不去,他说他还年轻,资源有限留给更需要的人……”

    政委叹了口气,抚摸着盒子上的国旗。

    接着说道:“他病了三个月,病情发展得很快……”

    “带我去看看弟弟吧。”志胜抱着遗物盒,有些哽咽。

    “也好……”真伪转即看着战士说道:“小刘你带着去吧……”

    “是!”这战士立定行了个军礼。

    那个战士转身,领着他。

    走了怕是两里路,终于来到一片烈士陵园。

    入门口是两株高大的青松侧柏。

    在这片干涸的沙漠地带能载种活这种江南的柏树,不容易!

    这片墓地,沿山而建。一层层,一排排很是整齐。

    一个个就像士兵一样。

    这就是命运的结局。

    比红楼梦里荒冢一堆草没了要好。

    但人真的就没了。

    命也没了。

    志胜找到了刻着小六的名字墓碑。

    一个个亲人的离去。

    志胜已然恍惚。

    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人世间唯一阻挡不了的就是生死。

    天地不仁,便就是生死的不仁与无情。

    这个陵园里许多个年轻的生命都埋在了这里。

    守着这片荒漠,守着600号基地,守着新中国,见证着一个个突飞猛进的巨变。

    这是弟弟的归处!

    志胜顿了下来,从怀中拿出一瓶酒,掏出一盒烟。

    咬开瓶子盖,倒酒,洒落地上。

    “小六,哥来看你了……”

    他取出两根烟,点燃,自己拿下一根放在墓前,自己抽了一根。

    “小六,不知道你抽不抽烟,五哥我学会抽烟了。这个是难过的时候解愁的东西……”志胜絮絮叨叨地说着:“哥知道,你是好样的……我都记着呢,你从来不夸夸其谈,说自己的志向,但你却做了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情。你牛,这原子弹、氢 弹都有你的功劳,你说从下你胆子那么小,放个炮仗都害怕,你咋就读了个大学胆子便的这么大,连原子弹、氢 弹都敢炸,你这一下炸的响,老美都不敢欺负咱们了!哥哥佩服你。这么多年了没见你,怎么你就一下子埋道这儿了呢,还指望着你回家给娘磕头呢,你说你是咱们家里面最有学识的,你咋就说话不算数,还走在娘和我的前面了……”

    志胜斜靠在墓碑上,地上撒上一杯酒,自己再喝上一口。

    絮絮叨叨许久。

    “小六,你别笑我,这个核工业,我也是知道的,你研究的学科是最高深的。”志胜的舌头似已经开始打颤,不知何时,他从怀里衬衫的胸前口袋里掏出了这支笔:“你看看,这只笔,是你上大学我要送给你的,你却不肯要,这只笔才配的上你,这是救国救亡的笔,这支笔就留给你吧。这支笔源于洋务运动,是三爷出国留学时,李大人给他的,是说去国外学些本事,把中国建设的跟那些西洋国家一样强大。这只笔是日不落帝国造的,清朝政府连这样的一支笔都造不出,就是让我们记住自己的落后,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我们用100年赶上那些强大的帝国。从鸦 片 战争开始,从清朝末年都已经过了100年,有了你们,中国终于强大了,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小六你是好样的,是你们这样年轻人的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