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华秋实岁月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苏北定情
报了生产秋收情况,工作做的很到位。

    志胜被雪藏了。

    因为,好几次他说了这个粮食产量都不准确!

    而且几次被小孙开导之后,志胜都实事求是。

    一根筋,似他最大的问题。

    “比老古董,还老古董!”这是小孙对他的评价。

    最后才志胜知道这粮食被来来回回连着根茎称了三次。

    才报了一个2700斤的亩产量。

    但这个产量,比起其他县来说已经差太多了。

    这是个放卫星的时代之声。

    弄不明白怎么会他被雪藏了。

    回头再看,这不过是必然。

    志胜回到了家中。

    外婆虽是愁楚。

    她想着办法。

    这么个大小伙老呆在家中也不是事。

    “小五啊,你替我去苏北走走亲戚吧。苏北的王圭家,是咱们的表亲。我都好多年没见着了,惦记的很。他们老俩口,也不知道身体还好吗?”外婆说道。

    她知道志胜心里难过,被安排在家里休息的这些日子,她心里也是着急。

    外婆希望他去散散心。

    志胜嗯了一声。

    这两天外婆准备着走亲戚的所需。

    七七八八准备了许多。

    外婆招呼着志胜,从柜子中拿出最宝贵的点心。

    “这里还有两斤十里香的点心,这个你舅妈喜欢吃,给带上!”

    这是外婆省下来舍不得吃的点心。

    大都是志胜发了工资给她买的。

    原来她都没吃。

    外婆愣是让志胜给表舅带上。

    另外还带了两条咸鱼,带上些笋干,干豆角。

    第二天一早,志胜坐着小船,一路往江北去了。

    早上出发,跨过长江,傍晚时分到了江北。

    外婆是王家人。

    苏北的王家是表兄妹表亲,是她的娘家人。

    到了码头的时候。

    表妹已经早早的等在岸边。

    听外婆说,凤英是她的表妹,是表舅妈的孩子。

    这却是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凤英今年18岁。

    听说听外婆说她是苏北王家的宝贝疙瘩,从小娇生惯养的。

    说是光初中就读了六年。

    志胜第一个反应就是太笨了。

    当然他不能说。

    志胜第一个大学生,凤英看到江南的表哥,当然是喜欢,又有才学,又有个头。

    当这个笨的影响在志胜见到凤英的一瞬间,所有的成见都被打破了。

    志胜站在船弦便,看着表妹。

    面容似月,两条长长的乌黑大辫子长于腰间。

    还穿着老式的斜边绣花衣服。

    那一眼便是一生。

    原来这个表妹这么漂亮。

    志胜从船上下来,挑着两筐礼品。

    两人自我介绍之后便往家去了。

    两人刚开始有点生,这一路上两人聊天,说着江南,说着外婆,说着舅妈,到家门的时候,已经似很熟了。

    舅妈早已准备好了晚饭,等着人到了便开饭。

    虽是苏北,这舅舅家的日子却是过得比江南还好。

    最后才知道,舅舅有做家具的手艺。

    远近闻名,这方圆百里只要是有娶亲出嫁的事情,头一件就是少不了找舅舅打家具。

    有了手艺,日子自是差不了。

    志胜在表舅和表舅妈家住了半个月,每日帮着家里烧饭砍柴,种地。

    他用学校的知识竟然给表妹家里,院子中,还有田间种了50棵柿子树。

    采用用嫁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那个时候是超级先进玩意儿。

    似乎跟表妹的相处也很愉快。

    两个年轻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这老两口吵瞅着,这志胜和凤英两个孩子倒是能谈到一块儿。

    处在一块儿,凤英宛若一个小妹妹,走在哪儿都屁颠屁颠的跟着志胜。

    老两口时常说:“我们要有这一堆儿女该多好啊。”

    王家跟江南盛家不同,王家表舅家这一生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

    生了10个孩子,只存了一头一尾,这老大也早已嫁人了。

    如今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跟着自己。

    本是有个男孩哥哥的。

    不料是解放前被地主绑票了,哭的很,花了两万块大洋,人却没有救活。

    旧社会的苦事多了。

    说不完的。

    还好,都过去了。

    凤英的母亲说的,她有个办法。

    “这还不简单。他们两个又是表兄妹。若做了这亲上加亲,可不就是一双儿女吗?”志胜本就是亲戚,若是做成了这个婚姻,便就是个儿子了。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