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华秋实岁月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章 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感同身受,他遭遇过了,他绝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再次体味。

    “小六年纪小他能干什么活?让他去读书,我留下来!”

    “那那个师范……”

    大家面面相觑。

    “志胜,你好不容易考到,不能放弃!”

    “我不放弃,但是弟弟必须读书,我们一家人弟弟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有书读……”

    “那……”

    “我来想办法……”

    大家围着一圈都不再言语。

    志胜的脾气一家子人都知道,他说了什么就是一定要做到的。

    此时小六躺在竹床上睡的正香。

    他可会想到12年后志胜的这个决定让他有机会读上红华大学,并且学习了核物理,大学毕业之后便去了大西北,他们兄弟两个人都在那片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上。

    但谁也不知道。

    两弹一星上天了。

    弟弟也病了……

    这是后话。

    如今小六睡得正是香甜……

    他们一家42口人,过完这个中秋节分家了。

    外婆说:“成了家的,各归各家。没成家的小五。小六。还有志英跟着我过。”

    中秋节后分家了,这是一段艰难的岁月。

    志胜只能没日没夜的干,挣够了一年的工分。

    小六也去读书了。

    志英在家里帮忙做些家务。

    在挣够了这一年的工分的时候。

    已到了第二年。

    他们四个人的小家,俨然幸福的样子。

    但当志胜看见小六每天背着小书包去学校上学的时候。

    他笑了,他感觉到这个家是有希望的。

    晚稻收了,荷塘里的藕收了,就该种上过冬的青菜了。

    家里的活还有很多。

    瘫痪的外婆。

    家里就靠志胜这一个壮劳力了。

    如今更加艰难了,如果去了学校,家里的人吃什么?

    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

    冬天的时候到了挖藕的季节。

    江南藕田挖藕是最辛苦的活。

    挖藕也可以算工分,整个寒假志胜都在挣工分。

    村长格外照应,这个工分跟来年春天春播的工分是一样的。

    于老师又跟栖霞师范里负责招生的老师说了家里的情况,而且学校特地出了证明。

    栖霞师范最终研究同意志胜晚一个学期去报到。

    这一个学期,志胜基本上是没日没夜的干活。

    他终于挣够了一年的工分。

    家里除了自己弟弟、妹妹、外婆三口人吃饭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志胜去学校了。

    这年春天敲锣打鼓,村子里的人送志胜去南京读书了。

    来到学校了。

    一切都是这么新奇。

    不用干活,只要读书,就能吃饱饭。

    学校里的学生国家都是有补贴的。

    志胜度过一段如同天堂般的生活。

    那天堂的含义就是能吃饱饭了。

    这是个师范专业是出来当老师的。

    三年的专业,志胜只读了两年。

    所有的成绩优秀,准予毕业。

    等到毕业的时候志胜才14岁。

    很快回到村里面教书。志胜不用挣工分都能拿到工资了。

    而且这份工资还不少。

    志胜跟于老师总算是同行了。

    志胜14岁便被分到了村里学校里去教书。

    然而,这个时候,乡村的文盲教育才刚刚普及。

    村里的学生有18岁,20多岁的。

    志胜只是14岁的一个孩子。

    他根本就管不住他们。

    这些大人还不听话。

    一度让志胜很是苦恼。

    于老师看着志胜说:“你倒也是个孩子,你应该再读个大学。我记得最高的专业是在大学里念的。”

    “我还可以吗?”

    “可以的,师范毕业可以报考大学的!”

    “那我考!”

    “边教书边去考金陵大学。”

    “老师,还有,大学收费贵吗?”

    “不同的专业收费不同,应该也有免费的,我们一起查……”

    “到了明年春天就去报名,你去参加考试。若是考中的话,你还可以读书。现在要好好复习。”

    “是的,我就爱读书,若真能读书那就太好了。”

    “你当老师确实也是太小了。那些村里面的大人到也是,辈份比你大,个头比你高。你管他们倒也是难为你了。”

    “好的。”

    有了目标,志胜又开始白天教课,晚上复习备考。

    这一年,志胜当了老师,每月有了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