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点的改变,就有可能改变现在移动互联网络的格局。如果出现了新的巨大的风口,而他们没有及时跟上去,那么就算他们看起来依旧是互联网巨头,但是在战略上已经输了,在战略上的失利会让他们在未来不久就陷入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之中。
而这种案例在近代史上可以找出来很多。
比如前芬兰的手机巨头。
再如华夏目前的搜索引擎千度。
都是因为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个风口,而被时代大浪潮给抛弃了。前者如今苟延残喘,后者则被曾经同级别的腾飞与天方夜谭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论市值和已经掉到了华夏二线的互联网企业之中。
所以像腾飞和天方夜谭这种互联网巨头企业,他们企图构建横跨整个互联网的帝国,固然是为了眼前的一时利益,但更多的却是在押宝,在不停的押注下一次的技术迭代会不会从自己的帝国版图之中诞生。
谁赌赢了,谁就是下一个世代的赢家,通吃大部分的资源。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李易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有着系统的李易,有足够的试错的资本,他不想腾飞或者天方夜谭这种企业一样,只能不断地押注,在正反馈的作用下不断地滚雪球,如同一个不停在梭哈的赌徒。
在系统的调节作用之下,李易可以在正反馈和负反馈之间来回横跳。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李易不想普通的互联网企业一样需要去赌风口,李易只需要去试,如果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接着走。于是李易以及木易公司就可以走的从容不迫,可以去尝试构建一个更健康,更有生命力的生态。
如果把一条金鱼放到肮脏的水盆之中,他依旧可以存活,但是注定活不太久,这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生态系统就是这样,勉强构建一个生态,可以让生态内的生物活下去就足够了,但不会活的很好。
而李易想打造的就是构建一个健康的,更有活力的,可以不断循环的生态系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与其上市收到资本市场掣肘,李易更愿意将木易公司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另外也是因为上市公司很难做长期的规划,因为他们必须要盈利,这样才能够跟自己的股东和股民们交代,一切会让财报变得难看的行为都是不容易推行的,也不可能跟国家基建一样。如果有个人才,想要投资未来,然后持续二十年不断地投钱而看不到盈利。那么公司的股东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踢出公司决策层。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指望上市公司良心发现,如果你觉得他良心发现了,那只是因为‘良心发现’是利益最优解而已。
而不上市的公司在做十年或者二十年的长期规划的时候,受到的阻力会小一点,当然也只是小一点。毕竟普通的公司也面临着资金链流动的问题,如果放弃眼前,力投资未来,更大的可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在互联网行业之中,倒在黎明前夕的企业并不少。
不过木易公司公司并不需要考虑这些。
在木易公司之中,李易一句话比公司的人都管用。
倒不是李易搞什么一言堂,而是因为在木易公司的员工看来,李易是一个没有失败过的人。
这很魔幻,但的确是事实。
一个人一年的时间将公司的规模从几百万做到几十亿,哪怕你潜意识之中觉得人总有失手的时候,但是当李易真的百战战胜的时候,木易公司体上下的员工就把李易当成了是神。
李易抬起头看着在座的员工,缓缓开口说道:“各位,我要给大家一个通知,那就是我们公司没有上市的打算。所以如果有人抱着拿到股份,等上市套现的话,那这种情况可能是没机会发生了。”
李易说罢,在座的很多人都有些不自觉的抬手捏了捏鼻子笑了。
因为他们之中的确是有很多人都抱着这种想法。
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可耻,而是常规操作。
在华夏也不乏一些猛人借此发财,将一家公司做到上市,等上市之后,便将自己的股权套现,收割一轮股民韭菜,然后抽身离场,然后重复上面这个流程。一般这种人都被亲切的称之为‘股民收割机’。
当然这种猛人放在华夏也没有几个,而且绝大多数的,做不几轮就进去了。
得到李易的确定在座的员工都有些低落,但是都并没有特别的沮丧,目前木易公司内部还是有项目分红制的,论收益也不一定比上市之后的股权增值低多少,而且还能让底层的员工也获得收益,不会发生像普通公司那样,公司的市值增长最大收益者是高层管理人,因为他们手里有公司股权,所以十分乐意把市值抄上去,来让自己手中的股权更加值钱。
而且目前为止整个公司都是围绕着李易为中心点的,没有人会对李易的决策能力有什么不服气。
“关于项目分红制度,原本的分红制度已经有些不适合咱们公司了。所以我会让章助理和几位部门总经理去讨论,很快就会推出新的更加合理的分红制度。”李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