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作战并不在行。
如果这样也就算了,这个人还权力欲望很重,高度重视统一指挥权,严重限制了各支部队的作战自由。
加里波第虽然没有正规军经历,但是他在意大利、在南美已经有过多年的军事经验,他深知这样干涉一线指挥的弊端,于是向罗塞利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都宛如石沉大海,完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短短时间里,加里波第就对罗塞利和上级指挥层窝了一肚子火,但是为了维持整个共和国军队的团结,他也只能忍住这口气,尽最大努力来执行命令。
如果说罗塞利已经是一个大麻烦的话,那么糟糕的后勤,现在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了。
从战事爆发开始,他的部队的后勤供应就非常困难,这一点他也非常理解,毕竟如今罗马城的物资短缺,还要照顾如此多的难民,能够分给他的后勤资源,本来就十分窘迫,他也早就学会了如何尽量用最小的资源来进行军事行动。
可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他的后勤供应变得越来越紧缺,越来越不可容忍了。
他麾下的部队,弹药供应既不充足,也不准时,粮食配给也在不断减少;甚至伤员们也时常无法被后送到城区内的野战医院当中,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时断时续的补给,严重挫伤了他麾下部队的战斗力,更加挫伤了他们的士气。
“我们在为罗马拼命,为什么没有人在意我们?”很多人都在暗自咒骂。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持士气,加里波第一方面不得不严厉斥责这种“失败主义”情绪,甚至因此处罚了一些懈怠的军官和士兵;另一方面,他则通过各种渠道,向罗马城内提出报告和抗议,告诉他们,现在越来越短缺的物资供应,已经严重挫伤了部队的战斗力,迟早会酿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然而,这些报告同样大多石沉大海,就算偶尔有回应,也只是告诉他罗马城内目前的物资准备已经耗尽,饥民哀鸿遍野,市政府和食品供应委员会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暂时无法再提供给他更多补给了。
面对这种回应,他还能说什么呢?他总不能硬起心肠,告诉他们不要管什么饥民了,赶紧把剩余的物资都送到前线来吧——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他的理想还有什么意义?
总之,面对来自军事系统上层的掣肘、后勤补给的短缺,加里波第虽然窝了满肚子的火,但却一筹莫展,只能默默忍耐。
对他来说,敌人固然强大到难以对付,但真刀真枪的厮杀不用管那么多,后方的斗争却宛如泥潭一样,让他既窝火又无可奈何。
但即使面对这么困难的局面,加里波第却还是满怀信心,对民族、对革命的热爱,给了他无穷的动力,他相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也相信短暂的挫折绝对不会影响到梦想的最终实现。
这一天,加里波第又和往常一样,到前线视察部队。
经过了连续的作战之后,这些开战之前还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们,如今已经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有些人身上还能够明显看出多处受伤的痕迹,但即使如此,当看到他们所敬爱的指挥官时,他们的眼中还是迸发出了神采,纷纷向他敬礼。
而加里波第也对他们一一回敬。
他对这些战士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正是这些战士,从一开始就跟随着他,从第一场阻击战开始,面对法军的炮火和铁蹄,步步抵抗且战且退,直到今天还坚守在前线上。
虽然他们的奋勇作战,最终只换来了连续不断的撤退,但是在加里波第心中,他们就是真正的勇士和英雄。
而在这一路连续不停歇的作战当中,更多的小伙子,已经为了伟大的民族事业,长眠在了各处战场上。
而我们为这些英雄做了什么?一想到如今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局面,他就不禁对这些年轻人充满了愧疚。
最让人揪心的是,他还不能把这种愧疚和愤怒暴露出来,免得造成进一步分裂。
悲痛,愧疚,还有无奈,让他弯下了原本挺直的腰杆。
“很抱歉,我没有给你们创造更好的作战条件,也没有带你们走向胜利。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你们奋战到底,你们不是在为我而战,也不是为了城内的任何人,你们是在为意大利,为我们的祖国母亲而战……如果没有人愿意为她奋战到死,那谁还认为有必要尊重我们的民族呢?”
说完之后,他一个个拍了拍面前士兵们的肩膀,以此来鼓励他们——这也是他目前能够给出的唯一东西了。
就在这时候,他好像感觉大地在微微的晃动。
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前线的法军阵地,突然传来巨大声响,然后就是令人刺耳的呼啸声和爆炸声。
这时候,加里波第和在场的士兵们都已经反应了过来,这是法军又发动了新一轮的炮击。
最近以来,法军阵地几乎每天都会发动炮击,不仅仅轰击防卫军的前沿阵地和纵深,还会更加深入,轰炸罗马城的郊区,已经炸毁了不少民居和建筑,给城内的居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