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的信息,包括它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所有信息。世界瞬间万变,这绝非一种耸人听闻之说。
但我们"现在"所说的"瞬间"到底是指什么?用物理学又如何去解释?
博姆认为,每一个"瞬间"在宇宙展开的新的投影就是"现在"。而下一个"瞬间"又会重新展开新的投影。简单地说,也就是每一个"瞬间"都将出现一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瞬间的世界"将会影响下一个"瞬间的世界",由此相互联结成一个相似的世界。
从这种理论来看,世界不仅瞬息万变,而且还在不断地更新着,而我们的意志正协助着这个世界的更新。了解这一点,也许你对人生的看法也会从此改变。
前面说的那些可能有点儿不太好理解,甚至光在脑子里想想就已经觉得乱成一团了,但水结晶能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水却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它的变化,并且传达给我们。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我用波动测定器测量水时所发生的一件事情,我要以此来证明我的说法。
那一天,与日本相隔甚远的波斯湾,爆发了多国联军同时攻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开战当天的下午,我碰巧正在东京湾测量自来水的波动情况。结果发现,当时水中所含的水银、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波动值高得很异常。我很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还以为是机器出了故障。不断重复地进行检测,结果却都完全一样。
这个奇怪的检测结果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第二天看了报纸的报道后才恍然大悟。报纸的头版大篇幅报道了海湾战争的消息,据说第一天攻击伊拉克所用的炸弹的数量,就相当于整个越南战争所使用的全部炸弹。
炸弹在距离日本数千公里外的地方爆炸,但几乎同时,我却能检测到可能受炸弹爆炸影响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波动。这可能吗?
我的意思不是说在波斯湾四处飞散的有害物质一瞬间就飘到了日本,而是在地球另一端开始炸弹攻击时,炸弹所具有的有害波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地球。
也就是说,波动应该存在于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及我们居住的三维空间之间,所以水才能觉察到地球上任何地域所发生的事情,并迅速"告知"我们。
那天我并没能拍下当时的水结晶照片,如果能看到那时的水结晶照片,相信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我们所在的世界之外,还另有一个不同的世界存在,从那个世界反观我们现存的这个世界的话,一定能观察到一些异同。
英国的鲁伯特·谢多雷克博士,致力于研究如何连接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从而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他在剑桥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开设了生物化学及生物学课程,同时也以英国皇家协会特别研究员的身份,活跃于这一领域。
谢多雷克博士在20多年前发表的论著中阐释了他的理论。然而当时的科学杂志《自然》却给了他的理论以"应烧毁丢弃"的不公正评价。尽管如此,他的理论依然很深入人心,有很多人做了相关的实验,并引起了轰动式的话题。
那么谢多雷克博士到底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呢?
我们常说:"一生二,二生三。"比如飞机坠毁事件,有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即便是社会与历史也一样。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远眼光来看,许多悲剧都曾不断重复上演过。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呢?谢多雷克博士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解释了其中所包含的秘密。
我们知道,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将"物"还原为一种现象进行考察。然而,谢多雷克博士的论点却与此背道而驰。
他认为,只要同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就会形成事件的"形象之场",而只要和这个"形象之场"产生共鸣,同样的事情就能再度发生。这里所谓的"形象之场",并非一种能量所传达的信息之类的东西,而是与家装的室内设计图有点儿类似。
谢多雷克博士提出的也是一种"共鸣"理论。他认为,不只声音会产生共鸣,事件也会产生共鸣。他将连续发生同类事件的场所称为"形态形成场",将所发生的同类事件称为"形态共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