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莉香,又急又困惑地在鸣笛前跑出门外。
黄色电车。橘黄,和米黄。
永尾完治向站长询问“刚刚这是4点48分的列车吗”,站长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听完他顿了一秒,“那……请问你有没有看见一个穿着白色上衣的女孩子呢”,“她去了哪里?”
“哦,刚刚一直站在那里呢,”站长抬起手指指,“她坐前一班,4点33分的列车走了。”
走向站长指过的地方。
一排白色的栏杆,上面系着他的手绢。
展开后,莉香留下用口红写成的告别。
这里,这片栏杆,样式更换了但颜色没有变。系了十几条手绢。有些从布料的干脆程度上能够感觉到已经是很久前挂上的了。每条上都用各式各样的笔写着,“爱”的各种语言,心形符号,男女双方的名字,其中包括“莉香”。
靠着栏杆。完治身后的海刚刚退潮。它在日后的十几年里升起落下。今天,是我..面前一片卷土重来的碧蓝的海平面。
“拜拜,完子。”
{神奇抛物线}
十一岁这年看见的电视。对爱情谈不上了解,却从来没有奇怪过为什么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明明是最合理的,最真实又伤感的完美结局。
碰到爱情两个字,年少时把幼稚和无知两个词扔得远远的,理智又明晰地断言“当然会是”、“肯定就不”。
像一场神奇而漫长的抛物运动,起点和落点逾越数年。等到过去十多载,骨骼和头发都长成足够分量,再次遭遇爱情,却突然有东西从天上落下。
抛物线送来幼稚与无知。
狠狠击中大脑。
成年后的爱情,思维混乱里只能连连追问“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死缠烂打哭哭闹闹,握着电话反复呼叫对方,一遍遍听着“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无法放手。
也很自然吧。
{下一站}
花了数个小时,在梅津车站四周探访漫步。
顾不上奥田先生,不得不把他暂且无视地放在一边。
终于我觉得差不多该结束了,随后还有其他需要前往的地方,得考虑时间分配,我回到车站,奥田先生坐在椅子上。
“都拍完啦?足够了吗?”
“嗯,OK了,我们可以走啦,真抱歉让你久等。”
“那接下来你预备去哪<samp></samp>里?”
我从背包里找出记事本,翻到某一页,“一个叫‘故土旅行村’的地方,但是具体位置我也不知道在哪儿,您听说过吗。”
刻着完治和莉香名字的柱子保存在那里。
因为出发得很仓促,所以来不及去yahoo上查询它的确切位置。于是当奥田先生用手机上网,替我迅速找到它的位置以及交通线路图,内心又涌出一丝窃喜。
窃喜,同时伴随以“也许今天都要和奥田先生在一起了吧”的低落结论。
仍然希冀着能够得到一部分,独自的时间。尽管奥田先生带着我乘电车返回市区,然后在路边查看复杂的巴士时刻表,他很庆幸地对我笑着说“好运极了,巴士五分钟后就到,错过这一班就要再过一个多小时”。
尽管都是需要致谢的环节。
{言说不能的}
细小的,如同绒毛,无法更强烈一些更清晰一些的不适感。
它们从来源不明的压力中诞生。
在由市区发往郊外的巴士上,我和奥田先生坐在一起。
与此同时,对这份心情而产生的羞愧,以及在享受着拥有便利旅途后的喜悦。
它们聚集,如同下水道入口。被落发,污垢,一些不明的泡沫而缓阻,水流迟迟无法排清。
我们在通往市外的巴士上,开了很久很久,两边出现山和寂静的小路。
{奥田先生·三}
在等待去往梅津寺的电车时,曾经打听过奥田先生家里的境况。
话题从他问我父母是做什么的开始。
我说母亲是教师,父亲眼下的工作与环境工程相关。
于是很顺口地回问到:“奥田先生的孩子,(情况是)怎样呢。”
“没有哦。”他朝我摇手。
“哎?”最初并没有理解。
“没有,孩子我没有。”
“……这样啊……”瞬间哑然。
奥田先生解释:“我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
“因为没有孩子,所以妻子也跟我分开了。
“很多年前就分开了。
“我一个人生活。”
我只会回答“这样啊”、“是吗”、“嗯”。
感觉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话。持续着可耻的词穷。
{happi,y}
确实每次旅行都会遇到好心的,热情的善良的人。不止一次。
有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