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就被穿了出去,而随着消息的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渐渐的出现在众人的耳中。“天降献瑞啊!君不见,江上游龙显现,地里发现玉印,石中出现神兵,龟肚藏有黄绸吗?”从三月开始种种令人惊喜的消息便一个接着一个传出。尽管都是那些离奇得让人不敢相信真的有存在这么一回事,但大家似乎都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李晟称王乃天命所归。
既然上天都做出了如此种种的昭示,那地上的这些早已是心有主意的人们哪里还不挥动自己的笔杆子一封又是一封的劝李晟进位呢。有些似乎是早已得到孔明他们关照的,便直接劝李晟进王位。有些似乎是更按耐不住了,却是直接劝李晟进帝位。成都蜀候府的书吏们这些天可是异常的忙碌了起来。李晟可以不关注这些没什么新意的公文,可他们这些人却不能不将之逐一归档啊。虽然这不是什么消耗脑筋的事情,但也确实是已经累人的差事——这些公文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哎……真想不通这些大人们的话怎么会这么多呢。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他们居然能洒洒洋洋的写了这么许多出来,真的是很佩服他们呢。”面对一天就有近五十斤的劝进文书,书吏们就算干劲在大也不禁小声的抱怨起来,偶尔他们抱怨也会牵扯到自家的主公:“……不过,更令人佩服的是我们的主公。外面的事情闹得这么大了,他却还有时间悠闲和军师他们在那儿谈天论地。”
“什么谈天论敌,我说你这家伙是不学无术你还不承认。主公和军师他们哪里是在做什么谈天论地的事情哦。他们是在商讨国号明白不?”书吏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只懂得卖弄笔墨的文人,对于李晟他们所做的事情所蕴含的政治含义还有些不懂,但不免有那么一两个猜到了李晟眼下的关键。不过,他们猜到这个关键,却对这个关键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议论很是好奇:李晟和孔明他们谈论这件事情已经好几天,可依旧没有闹出一个结果来,难道国号的事情就这么难以决定么?
“真是有些古怪的。”他们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