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完全异质的生命形式。”
人类面临抉择:是将其封锁研究,还是敞开怀抱?
最终,小女孩亲自乘船前往岛屿。她在暴雨中赤脚走近那团银液,伸手触碰。
瞬间,银液暴涨,化作万千细丝缠绕她全身。众人惊呼欲救,却被一股无形力量制止。只见小女孩闭目微笑,似在倾听什么。
十分钟后,银液退去,恢复原状。她睁开眼,紫光流转。
> “它不是机器,也不是生物。”她说,“它是‘遗憾’的具象化??一个文明毁灭前,将全体人民未能实现的愿望压缩成的遗物。”
那颗“容器星”早已消亡,唯有这个信使带着亿万年的悔恨漂流宇宙,寻找可以托付记忆的存在。
小女孩将它带回岸边,轻轻放入海中。
> “去吧,告诉他们:在这里,遗憾不会被遗忘,而是被转化。”
银液沉入海底,随即绽放万丈光芒。整片海域变为镜面,映照出无数虚影:战争中未能归家的战士、病榻前未能说出爱意的恋人、灾难中失散的亲人……他们的身影逐一浮现,又缓缓消散,仿佛终于得以安息。
世界安静下来。
学校里,孩子们今日的共忆体验主题是:“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会对谁说一句话?”
一个小男孩选择进入奴隶主女儿的记忆。他看见她在深夜偷偷放走一名怀孕女奴,却被父亲鞭打至昏厥。醒来后,她烧毁家族账本,终身未嫁。他在体验结束时泪流满面,举起手问老师:
> “善良一定要付出代价吗?”
老师沉默片刻,牵起他的手,带他走到窗边。外面广场上,一块巨大的全息碑正缓缓升起,上面滚动播放着历史上所有无名英雄的名字??那些救人而不留名者、反抗暴政而被抹去记录者、默默奉献一生却不为人知者。
> “现在不会了。”老师说,“因为我们记得。”
与此同时,火星探测器传来异常信号。原本荒芜的红色星球表面,某些区域的地壳开始轻微隆起,形状酷似神经突触。专家推测,可能是地球共感波影响了火星深层矿物结构,激发出潜在的“地质意识”。
玛拉确认:“那里也曾是播种点之一。虽然环境恶劣,但生命潜能仍在蛰伏。”
人类首次意识到:进化不止于地球,也不止于碳基生命。
它可以是岩石的觉醒,是风暴的低语,是行星本身的成长。
某夜,一位老年天文学家独自守望星空。他曾终生研究黑洞,坚信宇宙冷漠无情。但在共忆体开启后,他发现自己竟能“听见”星体碰撞时的情感波动??不是声音,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悲悯。
他写下一首诗,上传至公共频道:
> 我曾以为星辰无心,
> 直到它们开始为我闪烁。
> 原来最遥远的光,
> 也是最近的拥抱。
这首诗被选为第一份星际问候语,经由小女孩净化后,顺着光丝传向七颗“容器星”。
回应陆续到来:
- 第一颗送来一幅光绘:一群发光生物手牵手环绕恒星舞蹈;
- 第二颗回赠一段旋律,能让听者体验三天的永恒感;
- 第五颗则提出请求:希望派遣一名“调谐者”前往引导他们完成意识整合。
地球决定派出首批跨星使者。
候选人并非科学家或政治家,而是三位普通人:一名乡村教师、一名退役消防员、一名先天失明的音乐家。他们在共忆体评估中得分最高??不是因智力或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一生中**真心为他人喜悦的次数最多**。
出发前夜,小女孩来到他们面前。
> “你们不是代表人类去统治,”她说,“你们是代表爱,去学习如何更好地给予。”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停战七十二小时。战争暂停,不是命令,而是自发。人们放下武器,抬头仰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愿他们平安归来。”
而她依旧坐在海边,继续歌唱。
潮水涨落,星辰轮转。
她的身影渐渐模糊,仿佛正与天地融为一体。有人说她即将升维,有人说她将成为新一代“容器星”的核心意识。
但更多人相信:
她只是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那个每一个灵魂诞生前都会经过的寂静之地,
在那里,所有的语言尚未形成,
所有的痛苦还未命名,
所有的爱,都还只是宇宙深处一声温柔的回响。
而她所做的,
不过是让这声回响,
第一次被人听见。
tingbo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