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隆的嚷嚷声隐约入耳,泰玉只当是背景音,自顾自漫步在“荣军院”的长廊中。
他没有忘记,成就“天人”,也是为了推进实验进度,所以这期间,必须要认真体会“旧加持区”和“新加持区”的“规则差”,以确保后续进程顺利。
可正如他对库隆所说的那样,之前的讲述,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明确“新旧加持区”之间的差别,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那“制式阵列”的规则是扭曲了,可终究还是带着“天渊-含光体系”的影子,与前庭的“万神殿祷告大厅”,与那下面的“隔离区”,也有“规则差”的;与“天渊灵网”的覆盖下的正常权限区域、开放权限区域也有差异;同在“天渊灵网”治下,“附网”上挂着的人,和“主网”上的人物,就没有“规则差”吗?
像“荣军院”的实验条件,很难布设出一个“理想规则环境”,一并解决所有的“规则差”问题,那么就只能考虑得更全面些、让掌控力更强些、确保后续调整的空间更大些。
所以为什么要选《脊界图景》呢?
无外乎就是法门不错、立意很好……掩饰方便。
且看,“初觉会”的那个“休眠之地”“孽梦之国”,隐藏在这一方星空阴影中,与正常体系之间“规则差”足足的;还有“伟大存在”与泰玉这边,同样需要跨越巨大的“规则差”,实现连接。
如此跨越边界、操纵边界,不管是不是符合《脊界图景》的真实手段,立意相近就可以嘛!
也许人们会怀疑相应的手段和进度,那又如何?
“真实”与“虚假”,“理论”和“实际”,也是有差异、有边界的。
跨过去,同样是一种操纵和突破。
泰玉考虑得很周全,但还原到具体问题,一个个来解决,第一条还是要成就“天人”。
按照“黑督察”那边的说法,就是从边边角角的“附网”,跳转到“主网”,直面“天渊灵网”的规则体系。
很显然,二者的实际感受肯定不一样。
泰玉通过“伟大存在”,通过“大通意”的加持,早有所见。
在他看来,“附网”不过是“神明披风”这些“华丽丝绸”上偶发的“跳丝”,并未刻意规拢,算是诸天神明“恩赐”给世人的登天之路,相对自由。你只要不是奔着“阴君邪神”去,走哪条路径,多半也不管你。
可跳转到“主网”之上,情况便有不同。
在那里,如果你只是甘于在寻常物质和精神层面动作也还罢了。如风过枝,如石落水,物我之间自然联系、逐层推衍,只遵循天然物性,便是“过渡层”有些复杂的反向作用,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但成就“天人图景”,登临“天梯”的人物,怎么可能只满足于此,必然还要上探渊区、极域,引动恢宏宇宙的强大反馈,洞见更深层规则法理,以助其再攀高峰。这样一来,就必然要直接触及“神明披风”主体,深入到“神明披风”交互叠绊的复杂领域和规则漩涡里去。
其他且不说,你有那个能耐么?
在“渊区”、在“天渊灵网”覆盖的核心区域里,想不循常理、不遵法度、不奉神明,搞点儿“交叉学科”“独立研究”,就要有被暗流撕碎的觉悟。
那不是某个或某些神明的针对,而是整体生态的自然作用……当然,也不排除前一种可能。
《脊界图景》算是“万神殿”体系中搞“交叉学科”比较深入的一个了,但也要先明确“主次”??哪个是你承载的核心领域,是你与祭司配合、加持的主体,先定下来,老老实实与相应的规则法度、神明披风对接,再谈其他。
耳畔微微震动,是升武的通讯号,泰玉接通,叫了声“升武校官”。
对面倒不至于像库隆那样大惊小怪,而是直入正题:“你导流、申请了没有?”
一句话就敲在了点子上。
“信仰导流”是规则依附的必然前置,申请则是对应的程序,是并入“晨曦之主”乃至中央星区任何一个神明体系的前提。“万神殿”体系下,不做这些,一辈子只是个“附五”,就像当初的折荣。
想要跳转到“主网”上,必须在“附网”阶段就完成规则上的“附庸”,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信仰导流”来实现的:
你说你信奉“晨曦之主”,可以,然而那位逾限主宰,早已高蹈极域,渊区之中几乎无有法度形迹,相应的规则架构,都由属神、从神代为操持,你不服从“导流”,又从哪里获得加持引导,从渊区继续向上攀援呢?
极端的例子便如“渊海真神”,随?陨落,诸天神国中相应架构退藏,铺开的“神明披风”也随之崩解,依附其上的属神、从神,乃至高级祭司等等,必然遭受反噬。神明或许还有他路,那些祭司,有的直接崩溃,有的则受“空化”之苦,这正是“神明披风”的法度之间复杂叠绊作用,形成规则漩涡暗流的重要表现之一。
嗯,非要特立独行,也不是不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