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跟谁较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跟谁较劲》

    作者:孙睿

    申明:本书由(..Co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1节:楔子

    楔子

    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

    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

    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

    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生活中有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它们隐藏在那些外表光鲜的假象后面,就像价值连城的宝藏埋在土里一样,上面经常会盖着一层类似玻璃这种美丽而易碎的东西。有的人被这些徒有其表的东西吸引了,不愿探知土底下还埋着什么,他们捡起玻璃,爱不释手,然而这些东西除了美丽,很难再找出它们还有什么价值。

    可那些货真价实的东西,你并不知道它们埋在哪里,即使天天想着,也不一定能找到。但说不定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你就和它们邂逅了,这一瞬间,摄人心魄,比艳遇更美妙,永恒而无比非凡。

    活着的时候,能发现这些东西,算没白活;发现不了也没关系,因为活着本身的意义,就足够让我们活着了。

    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就是生活,人这一辈子里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生活,它并不仅仅是你在二十岁时的梦想以及甘愿为之的付出。

    对每个人而言,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声音是真实的,那就是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

    不要认为自己被谁影响了,如果非认为哪个人影响了自己,那么为什么非得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呢?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影响你的那个人,只不过是捅破了那层茧,创造了一个时机让你飞了出来,即使他不捅破,你自己早晚也会咬破茧,飞出来。

    活着,就是为了破茧而出,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需要多长的时间?

    --一个晚上?五年?十年?还是一辈子?

    第2节:2000年,北京你好(1)

    第一章2000年,北京你好

    这天,何小兵比以往起得都早,太阳还没出来,天刚见点儿白,他认为早上到了,便从床上爬起来,轻轻绕过父母的房间,也没换鞋,趿拉着拖鞋就下楼了。临出门,偷了他爸两根烟。

    何小兵走在街上,叼着烟,大大方方地走着,一点儿不担心被家人或父母的同事发现后告状。这座城市不大,虽然每条道路都能通向很远的地方,但其实生活空间是封闭的,人们都在里面转悠,经常走几步就能碰见一个熟人。现在还早,才五点一刻,又是星期天,没有哪个大人愿意起这么早只为了有可能看到谁家的小孩又偷着抽烟了。

    何小兵走着走着感觉有点儿晕,倚着路边的一棵树靠了会儿,不知道是烟抽猛了,还是因为晚上没睡好。昨晚何小兵一宿没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眼睁睁地看着窗外由黑变白,由昨天变成今天。今天他就要去北京,一个月前,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开始兴奋,昨晚,到了高潮,根本睡不着。

    兴奋的并不是终于可以有个大学上了,上不上对何小兵无所谓,尽管已经复读两年,这次考上的又是一所北京的二类本科,这些不足以让他失眠。即使再复读两年,何小兵该睡也能睡着,反正父母也没为此就不给他饭吃,相反,他们还给何小兵填补营养,希望饭菜的质量能成为帮助何小兵提高分数的一个保障。何小兵两次落榜后,他们都说了同样的话:什么也甭想,你就好好考大学。一副力支持绝不给何小兵施压的姿态,但有一次,当何小兵第二年上复读班的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何建国,也就是何小兵的父亲,说:以前你比班里的同学都小一岁,现在你比班里的同学都大一岁了。何小兵听得出他的话外音,若无其事地说:那怎么了,没准儿以后还得大三岁、大四岁呢!何建国一听,知道何小兵要急,便没接话茬儿,把鱼头夹到何小兵的碗里,说:把这个啃了,晚上还得用脑呢!何小兵三下五除二就把鱼头吃了,倒不是为了能多记住几个单词,而是确实爱吃鱼头,因为鱼头里没有刺,不用择,跟啃排骨差不多。何小兵吸着鱼脑,心想:你们真以为我脑子不够用啊!

    有人学习不好,因为脑子笨,也有人因为不爱学,何小兵属于后者。一件事情能否做好,往往取决于兴趣的多少,何小兵对学习没有一点儿兴趣,他觉得成绩只要不垫底,不至于被老师注意到,就够了。

    最近两年,何小兵像班里的很多学生一样,迷上听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程度只能用听歌这个词形容,如果说热爱音乐,那就像说一个只会煮面的人说会做饭。但何小兵和班里大多数人特别是女生听的歌不一样,他们听的是港台流行歌,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