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打算,把国外的资产部赠予,所以我和妈就不出国了,留在国内度过余生。”金教授缓缓地道。
金天丽先是一呆,心里却暗暗松了一口气。
金婆婆也开口道:“是啊,天丽,这是我和爸商量的结果。我们老了,不想再离开自己的家乡。我和爸把所有财产都给,答应我和爸两个要求就行了。”
金天丽的心提了上来,“什么要求?”
“侨汇券很有用,回去后每年或者每个月给我和爸寄一笔生活费,多少都随的心意,然后在离开之前,出一笔钱给我和爸在首都买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我和爸要是在建国家里住不下去呢,就搬过去住,要是住得下去,四合院就租出去收租金,这样我和爸就有收入安度晚年了。”这两个要求是金婆婆和金教授深思熟虑很久决定的。
“这怎么可以?哥哥嫂子都不在了,就剩我一个,应该由我照顾爸爸妈妈的生活,怎么能把爸爸妈妈扔在国内不闻不问呢?”
金教授摆摆手:“没什么不可以,这十年不在,我们照样过来了。”
他对去国外生活没信心。
按理说,金天丽再嫁了,回国探亲也应该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但是没有,分离十多年啊,不应该一家人都回来见一面吗?宝生上学,另外两个呢?要知道金天丽是九年前前再婚,生的孩子最大也就比七斤大一岁,真的没空?还有她的丈夫,虽然有可能是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但给他的感觉就是不舒服,觉得对方不重视自己和老伴。
金天丽呢?
从前几天见到她,金教授就知道自己的女儿变了。
好女儿不会盯着别人的首饰、别人的居所来确定自己应该继承的财产是不是有所损失。
好女儿不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好女儿不会这么不懂礼貌。
有马瑚珠玉在前,哪怕金天丽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金教授也无法违心地说她好,而且和贺建国夫妇共患难多年,感情更深厚一点。
“是呀,天丽,我们习惯生活在国内了,恐怕到了国外反而水土不服。国内情形一天比一天好,既然已经结束了,就不会再出现那样的情况。按照我们的要求保证我和爸爸衣食无忧,以后有空了回来看看我们就行了。”
金天丽问道:“妈,和爸真的决定了?”
金婆婆坚定地点了点头。
“妈,如果我说,我舍不得们,我想带们走,们还决定留下吗?”
金婆婆笑道:“我和爸到这把年纪了,别无所求。”
话说到这个份上,金天丽只能妥协。
赠予的手续有点复杂,又牵扯到涉外工作,好在金天丽是有本事的人,也带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同行,而且又有美籍华人的身份,相当于一个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花了半个月时间就把手续办理得差不多了,剩下没完成的得到国外进行。
办理赠予手续之前,金天丽根据金教授和金婆婆的意思没有买到合适的四合院,就给了二老三万美元,让他们遇到合适的四合院自己购买,只字未提当初父母让自己携带出国的黄金珠宝以及替父亲代管资产后产生的收益。
国外在金教授名下的资产虽然不多,但每年也有数万美金的收入,别说他账户里那一大笔资金了,相当于十年的收入总和。
金天丽跟父母保证,以后每个月汇一千美金的生活费给他们,也会经常给他们寄东西。
这就够了。
金教授和金婆婆就是想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不给贺建国和齐淑芳增添麻烦,他们活到这把年纪没什么看不开,也更加豁达。
“说,老师和师母为什么这么做呢?”齐淑芳问贺建国。
贺建国逗弄心急火燎在自己怀里啊啊乱叫的五一,笑着反问道:“不明白?我觉得这样很好,免得让人以为咱们是为了老师和师母的财产而照顾二老。”
“明白是一回事,就是没想到老师和师母有这样的魄力。”
齐淑芳不喜欢金天丽,这个半个月里经常来看望金教授和金婆婆,有时候带了美国产的巧克力、午餐肉、面包、奶酪什么的过来,就以一副们没见过这种东西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没发现金教授和金婆婆当时羞愧不已的样子。
怎么说呢?她好像以身为美国人为荣,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家乡的圆。
贺建国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对金天丽感到很失望,淡淡地道:“老师和师母一向不注重身外之物,只要有机会,二老就不会缺钱花。”
“也对,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天,贺建国去工作,齐淑芳闷闷不乐地抱着五一在院子里晒太阳,金婆婆则抱着五二,昏昏欲睡,旁边的晾衣绳上晒着几床棉被和二小的包被、尿布、衣服等,金天丽突然推门进来,看到他们的样子,笑道:“妈,和淑芳好悠闲呀!”
“天丽?怎么来了?”金婆婆连身都没起。
金天丽没回答,而是左右张望,“爸爸呢?”
“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