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章 :
    “我也会想,我们有缘再见。”齐淑芳伸手抱了她一下。

    杰西卡笑道:“缘分是自己安排的,我们一定会再见!”

    她低头看看齐淑芳的大肚子,“淑芳,亲爱的,当生下这对双胞胎的时候,一定记得给我写信,放入两个小宝贝的照片。”

    “好,不嫌弃是黑白照就好。”

    提起黑白照,就不得不提杰西卡拍的彩色照片。

    她父母派人来给她送东西时,她就让人把胶卷带回去,照片冲洗出来后,又托其他人捎过来,她送给齐淑芳,其中贺家人的照片就挂在家里的相框里。

    她经常来小四合院作客,七斤和平安和她都混熟了,她走后的第一个周末,平安抱着杰西卡送的洋娃娃,穿着杰西卡送她的粉色小裙子和粉色小皮鞋,半天没见到杰西卡,这里找找,那里翻翻,满院子转悠,“杰西卡呢?杰西卡呢?”

    杰西卡很孩子气,她叫七斤和平安直呼自己的名字,经常一起玩各种游戏。

    “杰西卡回家了,就像爸爸回家了一样。”七斤跟她解释,牵着她回正房,见齐淑芳蹲下、身想捡掉在地上的东西,立刻开口:“妈,让我来!”

    他松开妹妹的手,冲过去把东西捡起来。

    齐淑芳缓缓站起身,略有些浮肿的脸蛋上带着浓浓的笑:“七斤好乖。”

    平安把小脸凑过来,忽闪着大眼睛:“妈妈,我也很乖!我给大家发筷子了,我还把婆婆掉的毛巾捡起来给婆婆,夸夸我呀!”

    “好,安安也很乖。”齐淑芳摸了摸她的羊角辫。

    得到夸奖后,平安在七斤的带领下,喜滋滋地去慕雪寻家看小宝宝了。

    慕雪寻六月份平安生下一个男孩,起名叫陈应,满月后白白胖胖的很可爱,七斤和平安煞有其事地说要学着照顾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于是天天从慕雪寻家的后门跑去他家,逗弄小陈应玩耍,可惜小陈应太小了,不是吃就是睡。

    慕雪寻家的后门和齐淑芳家的正门就隔着一条路,进出很方便,齐淑芳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俩进了后门,才转身回到自己家的堂屋。

    过了几天到七月下旬,天气越来越热了。

    齐淑芳懒得动弹,薛逢给金教授送来一封来自美国的书信。

    是金天丽寄过来的,得知父母平安后,她因为不方便立即回国,就根据父亲老友家给她的信息先给金教授寄了一封信。

    金教授从上海回来后,考虑到会随着齐淑芳来首都,加上齐淑芳已经买下了四合院,就和没随儿子回香港仍留在香港的老友联系,留了首都薛家的地址给他。后来又托回香港的马瑚跟老友的儿子说一声,双管齐下,以免金天丽跑到古彭市找自己而自己不在。

    所以,金天丽的汇款直接汇到了首都的银行,书信寄到了薛家。

    薛逢把信交到金教授手里,就和齐淑芳说话。

    金教授拆开信和金婆婆一起看完。

    金天丽在信中诉说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然后给父母汇了一万美金作为生活费。

    金教授和金婆婆乘着公交车去银行,汇款在一周前就到了。

    根据目前的汇率,二老可以取15771元人民币。

    “我看,先取一万二吧,剩下的存起来。”金婆婆这么跟金教授说,“先拿一万还给薛逢,两千块钱留作生活费,天天带着七斤到处闲逛,买哪个东西不花钱啊?淑芳和建国为了买四合院而负债累累,好不容易攒了几个月的工资又借给他们家老大,虽然现在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但的确不如之前宽裕,马上又要添两个孩子,样样都得花钱。”

    薛逢家几个人的月收入有好几百,暂时不缺钱,可是人家也有花钱的地方。

    贺建国和齐淑芳就是自己老两口的孩子,齐淑芳基于做人的原则,说不要金天丽出钱给他们买房子,可是没说不要自己老两口的钱呀!金婆婆取了个巧。

    金教授没有反对:“行,都取出来。”

    他们和贺建国生活,本来就不用分什么彼此。

    听到二人提取一万两千块钱,再开一个账户把剩下的钱存进去,工作人员的眼睛都瞪圆了,再三确定后,一百张大团结一沓,整整取出十二沓,等金教授点清后,办完提取存款等手续,发给他们15771元的侨汇券。

    “侨汇券有什么用?和工业劵等票证一样的用法吗?”齐淑芳好奇地看着跟前的一堆侨汇券,除了零星小面额的以外,其他都是一百元或者两百元面额,限期一年。

    “比工业劵和票证可重要多了。”薛逢笑着开口。

    齐淑芳虚心请教。

    原来,侨汇券可以去华侨商店买东西,很多紧俏商品只有侨汇券可以买,也只有华侨商店有,没有侨汇卡就不能去华侨商店,而且凭着侨汇券可以买计划以外的米面粮油肉蛋等,可以以基本价购买茅台酒、中华烟等。

    齐淑芳一下子想起上海的侨汇商店了,当时她就看到里面有好多外国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