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私房钱,周家日子每况愈下,老俩口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儿子平安与否,一时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一时说没消息就说明他不在了,不然不会不跟家里联络,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儿子早已功成名就。
老周提起这件事,忍不住破口大骂。
变卖家产去抗战?一去不回头?
贺建国觉得这段故事十分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可是左思右想,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只能暂时放下,问道:“您提这些往事有什么用意?”
“先听俺说,俺得跟说明白喽,以后好转告俺那娃子。俺大爷大娘死后,还是抗战期间,俺那个堂兄三十多年前就在外面重新找了个小婆,好几年后才来信要跟俺嫂子离婚,当时俺大爷大娘已经去世了。他说什么抛弃封建包袱,说俺嫂子和他是封建包办婚姻,和小婆是革命伴侣。俺嫂子气啊,当时他们俩的儿子可都十来岁了啊,好在跟前有儿子聊以慰藉,就不管俺那个堂兄了。不过,俺堂兄没回来过,俩人一直都没办理离婚手续。”
贺父忍不住道:“没有良心!老周大哥,这堂哥没有良心哪!对父母不孝,对老妻不义,对儿孙不慈,不孝不义不慈,就对国忠了,算啥人呐?”
老周苦笑道:“俺也这么说,唉!可是有啥用呢?没见这件事影响他做官。”
“还做官?那嫂子侄子呢?”贺父问道。
“死啦,都死啦!”
贺父和贺建国吃惊道:“死了?”
“建国前咱这不是爆发了一场大战役么?”见贺父和贺建国点头,他继续道:“俺当时参加了,俺当时就是一个小兵。俺听说有个职务很高的名字叫周世韶,俺偷偷躲在角落里看到了他,就是俺堂哥!虽然十几年了,但俺一眼就认出来了。俺想找他,俺想问问他对得起对不起俺大爷大娘和俺嫂子,怎么来到自己家乡了,也不去祭拜自己爹娘,不去看望自己妻儿。可是俺走不到他跟前就被拦住了,俺报了名,拦着不让俺见他的人就更多了。俺当时不知道啊,以为是俺堂兄不想见俺,后来才知道是他找的那小婆命令他手下的人拦住俺。”
老周愤愤不平地接着道:“那小婆还叫人打俺哩,说俺扰乱军心,把俺给抓起来了!那小婆也在军中。是薛兄弟当时跟着慕老,俺堂兄的头儿又是慕老的儿子,薛兄弟说情才放了俺,可直到战役结束,直到俺退伍,俺都没见到俺堂兄。”
贺父摇了摇头,对于周世韶这种人简直不知道怎么评价。
老周道:“俺也看不起俺这堂兄。俺嫂子就死在那时候,有人说俺嫂子是郁郁而终,其实不是啊,俺嫂子已经不在意俺堂兄了,刚刚给俺侄子娶了媳妇,一心想含饴弄孙,是不小心踩到生锈的铁钉,当时没放在心上,结果得了破伤风送了命。”
老周一脸可惜,怨恨上天不公。
说到这里,过了好一会儿,老周长吁短叹,“俺嫂子死后很快就建国了,大院子充公,俺侄子和侄媳妇搬走了。过了七八年,俺侄子生病死了,侄媳妇改嫁,把刚刚两三岁的娃子送到俺手里,俺当兵多年,没有老婆孩子,就一个光棍儿,俺就好好养着了。”
“您是说,周凌云就是您堂兄的孙子?”
“是啊,亲孙子。”
贺建国想了想,“这段故事周凌云不知道?”老周开篇之前说让自己转告周凌云,那么就说明周凌云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不知道,俺觉得他年轻,怕他冲动地去找俺堂兄,俺后来听说,建国后俺堂兄就当了不小的官儿,现在做得更大了,应该也退休了吧,在上海。所以,就没跟娃子说,俺本来想等等,等他二十岁后再告诉他,谁知俺这身子骨不争气,恐怕熬不了多少时间了。”
贺建国父子唏嘘不已。
老周把盒子往前一推,“俺把所有的积蓄都汇给俺娃子了,这东西没法寄,怕在路上丢了,所以委托和媳妇帮俺收着。”
“什么东西?如果很贵重,我想,多找几个人作证比较好。”
老周摇摇头:“不用了,有些东西见不得人,容易惹麻烦,如果有人见到后动了歪心,不值当的。”他说完这句话,慢慢打开盒子。
贺建国以为会泄露出一阵珠光宝气,因为金银珠宝见不得人,结果并不是。
是六个字画卷轴,还有一块砚台、两块古墨和一块田黄石。
“这是俺大爷在俺堂兄变卖家产时留下来的传家之宝。乱世时古董不值钱,黄金值钱,就留下来了,俺侄子也没拿去支援国家建设。六幅字画,其中有两幅出自宋徽宗和乾隆,都是真迹,剩下四幅画无一不是古代大家手笔,比什么黄金珠宝重要多了。”
老周说完,一一展开给贺建国看。
贺建国本来就精通这一道,很快就确认老周说的是事实,是无价之宝,砚台是宋代的端砚,属于上品中的上品,田黄石也是佳品。
听了他的鉴定,老周倒有些惊奇,道:“建国同志,原来懂这个啊?我自己不怎么懂,当时我侄媳妇把字画和东西交给我时,我还特地拜访一个现在已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