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了,还有点多,还能多做出来一叠豆皮。
二爷关了豆浆机,周围终于安静下来,老机器就这点不好,声音太大了,工作的时候,说话都要扯着嗓门喊。
豆汁倒入豆渣的大盆里,搅拌均匀加水备用,二爷让二奶奶把火点着,第二遍豆浆出来,要直接加热。
机器重新启动,第二遍豆浆要快不少,也出的豆浆更多,很快两桶豆浆打出来了,关掉豆浆机,二爷和刘彦军一人拎一桶,来到大锅前,用纱布蒙着桶口,把豆浆倒在锅里,纱布起到过滤的作用,过滤豆浆中的残渣,免得影响做出来豆腐的口感。
二爷家用的这个锅很大,比一般人家大锅还要大,是人家办酒席使用的那种大锅,两桶豆浆倒进去都没满,只使用了大半。
二奶奶开始烧火,给豆浆加热,刘彦军站在锅边搅拌豆浆,让它受热充分均匀,二爷在一边准备卤水,豆浆变成豆腐脑,变成豆腐好不好吃,好不好看,看卤水点豆腐这一道工序,点的好不好。
二爷是老师父了,做豆腐也有四十多年的经验,他心里很清楚,多少豆浆需要多少卤水,虽然没称豆子,也没称豆浆,但是二爷只需要看看锅,看看豆浆到锅里的位置,就能判断的不离十,准备多少卤水不会出错的。
二爷做豆腐的手艺很早就会了,听奶奶说二爷十几岁就学会了做豆腐,这么多年断断续续也做了不少豆腐,只是以前没有把卖豆腐做职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