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3章:年末【二合一】
这次所谓的宋郡练兵,务必交给他们来指挥,而非是楚水君或类似楚水君的那种对兵事一知半解的门外汉。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谈这件事的期间,新阳君项培曾询问楚王熊拓为何不治罪楚水君。

    因为在新阳君项培看来,楚水君简直就是‘罪不可恕’,毕竟正是因为此人,才害得诸国联军惨败于魏国,害得项末、项娈两位他项氏子弟中的佼佼者战死沙场。

    对于此事,寿陵君景云亦出言附和,他认为,楚水君应当会此番战败背负责任,就像他父亲前寿陵君景舍当时那般。

    不得不说,寿陵君景云很看不起楚水君那种见局势不妙、竟抛下麾下兵将独自逃生的无耻行径。

    为了安抚这两位统帅,楚王熊拓只好解释道,他已打发楚水君前往楚西,辅佐平舆君熊琥攻打巴蜀,作为将功赎罪。

    听闻此言,新阳君项培心中的怨气这才稍稍消退。

    魏昭武三年秋冬,中原诸国逐渐回归和平,虽然这份和平只是暂时的。

    十一月前后,魏将司马尚,带着家眷从魏国的王都雒阳抵达宋郡昌邑。

    远远看着这座城池,司马尚心中颇为感慨,感慨于魏王赵润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相传并非是一句空话,这不,在任命他担任宋郡守、驻守昌邑之后,竟允许他将家眷带到昌邑,根本没有利用家眷威胁他的意思。

    不过想想也是,似魏王赵润这等雄主,岂屑于用这种伎俩?

    “兄长怎么了?”

    在旁,司马尚的堂弟司马见兄长摇头失笑,不解地问道。

    司马并非随同兄长司马尚前来昌邑任职,毕竟他如今可是燕王赵疆的爱将,他只是陪同兄长一同前来昌邑,好趁这段时间使兄弟俩再聚聚罢了。

    司马尚没有细说心中的感慨,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只是有点感慨罢了。……先进城吧。”

    司马点了点头。

    此时的昌邑,驻守的兵马绝大多数是卫**队,确切地说,是鄄城侯卫郧麾下的兵卒。

    在卫邵、卫郧、卫振三人当中,如今卫郧反而是最受魏王赵润的器重,原因很简单,因为卫郧乃是鄄城卫氏的世子,魏国曾经的驻军六营之一、南燕军大将军卫穆,就是鄄城侯卫郧的二叔。

    而赵润当年,曾与卫穆一同抵挡韩国的军队,虽然相处的日子不多,但由于赵润身上也有一半卫人的血,是故南燕军大将军卫穆与赵润颇为亲近。

    顾念这份情谊,魏王赵润重用了鄄城侯卫郧,让后者取代了仍有些偏向卫王费的卫邵,成为卫**队的主帅,这让鄄城侯卫郧受宠若惊,曾经对魏国的几丝不满,当即烟消云散。

    在出示了天策府的令牌后,司马尚、司马兄弟二人顺利来到了城内的城守府,从守城的卫**队手中交割了兵权,暂时掌握了这支卫**队。

    之所以说是暂时,是因为这支卫**队日后将会被调回卫国,并非是作为司马尚的直属军队,而司马尚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期间组建他直属的军队,为日后攻略齐楚两国做准备。

    同理,还有被魏王赵润任命为任城守的将领,前韩国上谷守许历。

    “听说,陛下有意将商水游马一分为三,其中两部分交予兄长与许历将军?”

    在司马尚的家眷忙着打扫城守府准备入住的时候,司马好奇地问道。

    司马尚闻言微微一笑,问道:“你哪听来的?燕王告诉你的?”

    “哈哈。”司马笑着说道:“兄长不知,燕王对此相当眼红啊。”

    司马尚笑而不语。

    平心而论,如今的魏国已有不少骑军,比如魏将博西勒的羯角骑兵、燕王赵疆的南燕骑兵、河西守司马安的河西骑兵等等,但论最有名气的,依然还是商水军一系的商水游马。

    而现如今,魏王赵润准备将商水游马军的游马重骑,连带着韩国在上次魏韩战争中所剩无几的代郡重骑,在一分为三之后,以军中老卒为骨干,重新整编扩军,分别交给马游、司马尚、许历三人。

    毕竟齐鲁两国多平原丘陵之地,是颇为适合骑兵的战场。

    “对了。”

    好似想到了什么,司马从怀中摸出一本书籍,一脸坏笑地丢给了兄长。

    “《轶谈》?”

    司马尚不解地看了一眼弟弟。

    “朝廷礼部紧急命人刊印的。”司马坏笑着说道:“愚弟万万也没有想到,兄长竟然是陛下早些年派往韩国的奸细!”

    “啊?”司马尚一脸莫名其妙。

    “翻翻你手中这本轶谈就知道了。”司马忍着笑说道。

    司马尚满心疑惑地翻开了手中这本轶谈,在翻到记载自己轶事的那一篇后,顿时目瞪口呆。

    原来,曾经在这本书籍中被魏国抹黑的他,今日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高瞻远瞩的魏王’早些年安插在韩国的奸细。

    “这简直……”

    司马尚哭笑不得,他感觉这本《轶谈》写的实在是太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