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向朝鲜供给必需品以及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种援助进行建设和恢复铁路与桥梁,实质上补充了苏联对朝鲜的援助(恢复和建设工业项目,供应商品及工业设备、农业化肥等等)。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朝鲜援助的规模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恢复国民经济以及提高朝鲜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了一切条件。有鉴于此,远东司认为,委托苏联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细心地注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合理地利用了这种援助,并向苏联政府通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在动员和利用国内资源以最快地恢复国民经济和提高朝鲜人民的福利水平方面采取了措施,是合理的。二、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提供了接受朝鲜专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里进行实习的比较优惠的条件,以及派遣中国专家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工作也提供了优惠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同于类似的苏朝协议的条件,远东司认为,与苏联财政部一起向苏联部长会议草议一个关于修改有关的苏朝协议的建议是合理的。按照远东司的意见,免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每个被派往朝鲜的苏联专家向苏联政府支付所谓的补偿损失费2000-4000卢布是合理的(据说,似乎因派遣自己的专家去朝鲜,有关的苏联机关或企业承担了这笔损失);不再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取朝鲜专家在苏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费用,也是合理的。
三、远东司认为,修改有关朝鲜公民在苏联普通高等院校和技术学校学习及供给条件的苏朝协议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些协议的条件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来说,负担是不重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朝鲜学员的学习及供给向苏联政府所补偿的50%开支,甚至抵补不了苏联发给朝鲜学员的助学金费用。例如:一名朝鲜大学生在1952年苏联教学及供给方面的总开支为11611卢布,一名朝鲜研究生为16976卢布。而朝鲜政府向苏联支付的补偿费,每名大学生为5805卢布50戈比,每名研究生为8488卢布,与此同时,每名朝鲜大学生每年的助学金为6000卢布,每名研究生为10卢布。
331、苏联使馆关于朝鲜在战争期间所受损失的报告(1954年3月)
苏联驻朝鲜使馆的备要报告:1950-1953年战争期间朝鲜国民经济所遭受损失的总数额
(根据朝鲜中央统计局资料撰写)(1954年3月) 平壤
在苏联军队解放北朝鲜之后,朝鲜人民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使国家经济和文化生活步入正轨。尽管困难重重——主要是缺少国家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经济仍迅速得到恢复。到1949年,许多工业部门生产额,主要是轻工业和仪器工业,达到和超过了1944年的水平。例如棉布生产从1944年的100万米增长到1949年的900万米,丝绸相应地从40万米增长到320万米,棉纱相应地从160吨增长到2116吨,食盐从14万吨增长到20万吨,植物油从4400吨增长到7300吨,等等。农业、交通运输、通信和其他行业也迅速发展。民族文化、医疗保健、教育、文学和艺术也都得到发展,劳动群众的住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如果说解放时国家仅有小学1300所,那么到1949年小学就增加到4327所,国90%以上的学龄儿童都在校读书。在日本统治时期,北朝鲜没有一所大学。到1949年和1950年,北朝鲜建立了15所高等学校和55所中等技术学校。
战争中断了国家国民经济的和平发展,给共和国的生产能力和主要资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敌机的大规模轰炸、海上扫射、李承晚军和美国侵略者在其占领地的残暴兽行使国家居民人数迅速减少。在战争期间,北朝鲜人口减少数额如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数据)死于敌机轰炸—28.2万人,南逃和失踪—79.6万人,向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疏散—8万人,在建立分界线以后去南朝鲜领土—4万人,动员参军—60万人。
战争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创伤。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资料,战争造成的直接损失达4200亿朝鲜元。有近9000座工业建筑、60万所住宅、5000所学校、1000家医院、263座剧院和电影院、数千个其他文化生活机关变成废墟。屠杀和赶走10多万头牛羊,13.5万头猪。由于战争创伤,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工业、交通运输)生产额同战前相比减少30-40%。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资料,农产量减少10%。国家和合作社企业工业生产总额减少40%以上。对国家经济有着重要意义的某些部门,其生产下降幅度,1953年同1949年相比:燃料工业为77%,冶金——88%,化学——80%,造纸——82%,渔业——70%,印刷——57%,橡胶——33%,林业——47%,采矿——33%,食品——12%,纺织——25%,能源生产——74%,建筑——5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