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地区,包括2个营的海军登陆部队和约1000名游击队员;第二支登陆部队在蔚珍地区,包括600名游击队员。登陆部队于6月25日5时登陆,整个过程进展顺利。
游击队登陆部队攻占了蔚珍市及其周围的若干乡镇。
在登陆部队登陆过程中,人民军军舰与南朝鲜军队的舰艇曾发生战斗。战斗结果有一南方扫雷舰被击沉,另有一扫雷舰被击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海军没有伤亡。6月26日,人民军部队继续进攻,在战斗中不断向南朝鲜领土纵深推进。在6月26日一天的时间内(从右至左)彻底扫荡了瓮津半岛、开城半岛;第6师的部队强渡海湾并攻占了金浦机场方向的居民点。在汉城方向,第1、4师攻占了汶山、东豆川等城市,第2师攻占了道府春川市。在日本海沿岸一带,部队的推进仍在继续。注文津港已被攻克。与在洪川方向移动的第12步兵师、越过松隅里在议政府方向进攻的第3步兵师及机械化旅整整一天没有联系。
以上情况表明,苏联参与了进攻南朝鲜军事行动的所有策划、准备和实施过程,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干预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斯大林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措施。战争爆发前5天,什特科夫报告说,金日成要求苏联提供进攻和登陆需用舰只以及作为驾驶舰只的10名苏联顾问。斯大林立即答复,拒绝这些要求,以免为美国进行干涉提供借口。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还下令召回了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当时赫鲁晓夫询问其中的原委,斯大林回答说:“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斯大林的思路十分明确:从苏联的安战略出发,莫斯科既要掌握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和主动权,又不能公开参与到战争中去,如此就需要中国站出来说话。所以,在策划战争时,莫斯科要求平壤征得北京的同意,而当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时,斯大林则想方设法鼓动中国出兵朝鲜。
三、斯大林把责任推给毛泽东
由于把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的行动视为共产党国家在球范围内展开进攻的序幕,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政府对此做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美国的干预使斯大林感到意外,也引起了他对战争进程的极大关注。7月1日,即在美国国会批准面介入朝鲜战争的第三天,斯大林急迫地给什特科夫发出电报,询问“朝鲜领导人”是否被美国空军的袭击吓坏了?是否“决定暂停推进”?斯大林指出:“我们认为,必须坚决地继续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朝鲜政府应该对“袭击和武装干涉”提出公开抗议。斯大林还要什特科夫通知金日成,苏联“决定于7月10日前完满足朝鲜人关于供应弹药和其他军需品的申请”。7月2日和4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的报告:
尽管由于汉城的解放,出现了普遍高昂的政治热情,但美国的参战,特别是美国飞机的袭击,开始影响人们的情绪,有些人对夺取最后胜利产生怀疑。部分朝鲜领导人认为与美国作战有困难,想探听苏联对此问题的态度。除了要求大量增加军事援助外,什特科夫还请求斯大林批准给朝鲜人民军的每个方面军派两名苏联军事顾问,以及军事总顾问瓦西里耶夫带军官组与前线司令部一起赴汉城,并常驻司令部。斯大林在7月6日的电报中,进一步满足了向人民军提供武器援助的要求,但关于给朝鲜前线的军队派遣军事顾问的请求,斯大林没有答复。至于“军事总顾问瓦西里耶夫的驻地”,电报说:“我们认为他住在平壤更为适宜”。
由于没有得到莫斯科的答复,什特科夫再次转递了金日成给斯大林的亲笔信。
金日成恳切请求:“我深信您帮助朝鲜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愿望,我谨向您提出请求,允许在朝鲜前线司令部和两个方面军令部里使用25-35名苏联军事顾问,因为我们的军事干部尚未充分掌握指挥现代军队的艺术。”对此,斯大林无法再回避了,但他对什特科夫的这种做法非常不满。斯大林在回电中批评什特科夫未经请示“就允诺给朝鲜人派顾问”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并严厉指出:“您应该明白,您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