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1-7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1章
    果其然,权力二代刘庄走后,刘氏第三代皇帝刘炟就有些撑不住了。东汉外戚力量,在他任期里迅速发展,完成了政治资产的原始积累,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皇权一家独大,变成了两家火拼。

    当初,刘秀只看到文官集团的可怕,却没想到当皇权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文官却是皇权的救命人。整个西汉史,即可证明这一点。吕氏企图霸政,是文官陈平等人出力摆平的;刘病已当皇帝时,是文官魏相当幕后推手,干掉霍氏外戚,抢回皇权的。

    权力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不是孤立产生的。皇权有上升期,有没落期。无论如个时期,两只手总不比四只手干活好。刘秀的失策之处,就是把权力代理商一脚踢掉,从此失去了替皇权保驾护航的资格。也正如此,他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邓氏外戚扶持婴儿皇帝,却手足无策。

    文官身处体制之内,却远离政治权力,这就是东汉政治悲剧源泉之一。

    从东汉立国起,太傅邓禹就主动做个乖孩子,后来他的同宗邓彪也做了太傅,也是个乖孩子。到了眼前的太傅张禹,也是乖得不得了。但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大司空周章。

    如果说,袁安和任隗就曾经是东汉文官的代言人,那么周章将是第三个接棒人。当年,外戚窦宪很嚣张的时候,周章跟随太守工作。太守说要去拜访窦宪,周章却把他拦住,并且叫道,别去了,窦氏撑不了多少年了。

    在周章阻挠之下,太守没有见到窦宪,正因为如此,救了太守一命。刘肇除掉窦宪后,将窦氏政党一网打尽,没跟窦宪攀上关系的,都安没事。

    窦宪那么牛的时候,周章都不乖。现在,他当上了大司空,就更不乖了。为了表现他的胆力,周章秘密纠集一帮文官,准备单挑邓氏外戚。如果事情成功,东汉政治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邓太后一手遮天的汉朝,人人都说邓太后好,但周章却说这是个大奸人。因为周章发现,当初邓太后扶持刘隆登基时,说刘肇长子刘胜患痼疾,当不了皇帝。

    事实上,当邓太后封刘胜为平原王时,却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平原王刘胜好得很,哪是邓太后所说的得了不治之症。可刘隆崩后,邓太后没有扶持刘胜,竟然把刘祜推上了皇帝宝座,自己临朝听政。摆明了,这就是玩弄阴谋。

    有阴谋,就有反阴谋。然而,当周章即将行动时,发现根本不是单挑。如果真刀实枪干起来,那是一比二火拼。因为在邓太后的背后,还站着一个邪门派别,这就是长期潜伏皇宫里的宦官,掌门人有两个,分别是大长秋郑众和中常侍蔡伦。

    士大夫们已多年没在政治舞台,崭露头角了。面对着两个强大的门派,周章会是他们的对手吗?

    说真的,周章没有多大的把握。尽管如此,也别无退路。只有前进,前前进,文官集团才有可能杀出血路。如此就此听话,永远都是坐在台下看戏,替人鼓掌的角色。要告别这个下三烂的过去,就要奋起抗争,别无选择。

    谁说小人物,不能做大事业?一想到这,周章浑身沸血,止不住的亢奋了。

    或许周章会认为,他是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做事的,老天不可能瞎了眼,不让他成功的。但可惜的是,老天是长眼的,但它不是二十四小时都睁眼的,偶尔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周章竟然就在老天打瞌睡的时候,向邓太后发出了战书。

    周章行动计划如下:先是关闭宫门,诛杀邓骘兄弟,以及郑众和蔡伦;其次威胁尚书下诏,罢黜邓太后,准备把她关到南宫;最后,把傀儡皇帝刘祜赶下台,扶持刘胜登基。

    傀儡也是人,如果把刘祜这一派算进来,周章不是一对二,而是一对三了。周章要赢得这场史无前例的夺权政变,实在很悬。

    然而,当我们都揪紧着心,等着看大戏时,阴谋泄露了。消息是怎么走透的,没人知道。十一月十九日,周章自杀。就好像一场闹剧,竟然以这样的虚头蛇尾的结局收场了。

    第八十七章大地烽火

    一、西域变传说

    这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对邓太后来说,周章企图造反,不是她人生烦恼的结束,而是刚刚拉开序幕。事实上,将她推向狂波浪涛之顶端的,不是周章,而是发生在周章之前的一件大事。

    这就是,由老前辈班超辛辛苦苦耕耘了三十五年的西域,一夜之间就没了。诺大的西域,五十余国,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这话说起来,却真是一笔糊涂帐。

    把西域帐目搞糊涂的,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就叫任尚。任尚,何方人也?没人知道。《后汉书》没给这人单独立传,只能从别人的传记里寻找他的片言只语。

    当年,班超因为年老,向皇帝请求退休,别派他人管理西域。如果皇帝聪明的话,一般都要登门拜访,咨询班超有什么合适人选可以推荐。但刘肇不经大脑,问都没问班超,就把任尚找来顶替。

    我们搞不清楚任尚是何方高手,但他的成长史,大约还是知道的。他出道时,先是跟邓训混,被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