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1-7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便交代,他是活生生的被气死的。

    一代文官老大袁安,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悲伤和未了的遗愿走了。他空出的大司徒一职,不到一个月,新的接班人诞生了。这是一个聪明的人,刘肇很喜欢他,他的名字就叫丁鸿。

    丁鸿,颍川定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人,他的一生,有三个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他有一个好老爹,名唤丁綝,曾经跟随光武大帝刘秀干过革命,还被封侯。无论在什么时代,有个好父亲,就好像出门身上带着信用卡,那是很让人踏实的。

    其次,丁鸿跟了个牛老师。他的老师,名叫桓荣,曾经是明帝刘庄的老师,后被封来太傅。桓荣最精通的是《欧阳尚书》,丁鸿就跟着他学了门学问。出道以后,甚受欢迎,从侍中干起,一直干到了太常,袁安一走,他就捡了大便宜,当了大司徒。

    第三,就是丁鸿是个靠谱的人。无论是做人,或者做事,都受别人认可。他有一个弟弟,叫丁盛。他父亲死后,丁鸿继承爵位,但他看弟弟年幼可怜,想把你父亲的爵位让他弟弟,可报告打上去后,上面不批。无奈之下,丁鸿就留下一封书信,告诉弟弟说,自己贪于经书,身体多病,估计熬不了多久了,老爹的爵位就留给你了。写好信后,他就溜之大吉,出外游学了。

    那时,丁鸿接过袁安担子,深感责任重大。过去,满朝文武倚靠袁安,如今袁安走了,该依靠谁呢?大家心里都没底。既然这样,他愿意做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好人,披荆斩棘,为众卿开出一条为官做事的康庄大道。

    可现在的汉朝,窦氏家族一手遮天,话语权落入他们手里去了,老江湖袁安穷一辈子功力跟窦宪斗,还不是被打败了。丁鸿有什么本事,要替众卿打旗开路呢?

    如果众卿是这样想的话,那也不过分。论江湖名号,丁鸿没有袁安响,论能量,袁安大丁鸿大得多。但是,没人看出来,论智慧,丁鸿一点都不比袁安差。袁安跟窦宪斗的是勇,丁鸿也要跟窦宪斗,但他斗的是智慧,源远流长的政治智慧。

    公元92年,六月一日。此时,距离袁安走后,也就两个多月。丁鸿像一条躲在深洞多年的老蛇,丝丝地游出洞口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没人想到他的第一把火,就是要替袁安报仇。

    走了一个袁安,还有千万个袁安正在前仆后续。只要有这些人在,汉朝就没有灭,无耻的外戚终有一天被消灭。果然,丁鸿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给皇帝刘肇上了一道书。

    书很长,写得也很有份量,字字都是火,燃得刘肇又惊又喜。刘肇看完奏书,马上秘密召见丁鸿。俩人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是,俩人谈了一席话后,马上就成了忘年交。

    俩人一拍即合,秘密行动,准备彻底将汉朝上下来一个大洗牌。这到底是一封什么样的信,竟然让十四岁的刘肇仿佛找到了知已,如受到了天外神的力量?

    让我来告诉你,这是一封推手的策划信。刘肇很孤单,他很需要有推手,结果丁鸿主动送上门来了。这仿佛就是命定的,就像当初刘邦遇上了张良,刘病已遇上了魏相,刘秀遇上了邓禹。刘邦有张良,扳倒了项羽;刘病已有了魏相,搞定了霍氏外戚;刘秀遇上了邓禹,找到了人生理想与方向。今天刘肇能否搞倒窦宪,靠这个丁鸿了。

    刘肇想扳倒窦宪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是皇帝,可却被拿捏了多年,一动不能动;后宫有窦太后,前殿有窦宪,这汉朝天下哪是姓刘的,摆明就是姓窦的;窦宪马仔遍布天下,他们已经不满足耀武威,据说,他们正在秘密聚合,准备搞宫廷政变。

    这一年,刘肇才十四岁,就像天上的太阳,才刚刚露出云端,人生的早晨才刚刚开始。可窦宪这块大乌云,竟然想着把他早晨的太阳,直接打入黑暗。这不是玩笑话,也不是耸人听闻,据刘肇调查,窦宪的马仔们,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真是一个可怕的阴谋。

    替窦宪充当打手跑腿的,主要有两拨人,一个是窦太后的人,以邓叠为首。邓叠这人我们应该知道他的,他是个著名的皮条客。当年窦太后的宠幸刘畅,就是他引荐的,结果窦宪醋意大发,派人把他干掉了,引发了汉朝历史上诡异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