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秉认为,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拿下车师后王,车师前王必然归降。所以他建议窦固,来了就干脆一不做两不休,练难整的去整,直接打车师后王去。
耿秉喜兵法,窦固亦喜兵法。然而,耿秉这个进攻计划,窦固却迟疑不决,不敢断然做决定。
耿秉心里暗笑。他早就瞧出窦固的固虑,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他必须抢在窦固前面杀将过去。于是乎,只见他怒吼一声,对窦固叫道:“不要犹豫了,就由来我前前锋攻打车师后王。”
窦固还没明白是什么回事,只见耿秉猴急似的跳上马,率军向北边山里奔去了。窦固不得已,只好紧跟耿秉,移师北上。
事实证明,耿秉赌对了。
耿秉进车师后王国后,即纵兵抄掠,斩首数千,收马牛十余万头。好消息不断向后传,传到窦固那里。对车师后王来说,坏消息却不断传来,使他坐立不安。
终于他坐不住了,站了起来。
车师后王告诉诸将,咱们出城受降吧。诸将默然同意,车师后王即刻率数百骑,准备出城迎接耿秉。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就在这时,有一人快马奔来,叫他赶快退回城里去,别急着出城受降。
听到此话的人,有人可能会猜到,是不是匈奴援兵到了呀?
我告诉你,如果答出匈奴两字的人,都得零分。准确的答案是,驰马来报的人,不是北匈奴,而是窦固的人。此人名唤苏安,窦固身边的参谋官。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苏安同志认为,这次攻打车师后王,耿秉冲锋在前,捞个大便宜。可窦固身为主帅,率军在后,只捞得末功,丢不起这个人。于是他就打起了歪主意,想让窦固独吞这个大功。这才秘密派快马进城,告诉车师后王,等窦固亲自率军到了,才可出城受城。
车师后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是失败者,投降谁其结果都一样。所以他很配合地又撤回城去了。可这时,耿秉却不干了。
窦固精得很,可耿秉不傻。车师后王这笔大买卖,是他先发现的,也是他第一个出来做的。他盯着这生意,就像苍蝇盯着血,一旦错过,功业无名。当了嫁衣裳还罢,还要替别人数钱,这是人干的活吗?就是抢,也要先于窦固前面把功劳抢回来。
耿秉等了半天,发现车师后王没按时出城报到,突然他好像明白什么了。他怒得披甲上马,率精骑跑到窦固帐前,跳下马叫道:“车师后王说好要出来投降的,竟然忽悠我们不来了。请允许我现在放马过去,把他头脑袋砍下来见你。”
耿秉话一说完,又要上马。窦固吓得一跳,说道:“不要去,你一去肯定把事情搞砸了。”
耿秉却大声喝道:“受降如受敌,这活儿我揽定了。”话一说完,即跳马而上,冲着车师后王城而去。
此时,车师后王正在城里等着窦固大军到来。很不幸,他等到了一个坏消息——耿秉要砍他头颅来了。车师后王就差没晕倒,投个降都搞得老子左右不是人,汉人怎么就这么复杂呀。
车师后王又坐不住了。最后,车师后王决定出城,向耿秉投降。当他见到耿秉时,翻身下马,直奔跑到耿秉马前,抱着马足痛哭,肯求饶命。
愤怒的耿秉,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果实,沉甸甸地落到了自己的手心。他押着车师后王回营,交给了窦固。正如他所料,车师后王投降后,不久车师前王也开城向汉军投降了。
二、铁将耿恭
窦固拿下车师国后,即刻给洛阳打报告,请求恢复西域都护。很快的,窦固的报告就被批准了。刘庄任命了新西域都护,以及戊、己两校尉。
新任命的三人,都是陌生面孔。都护叫陈睦,耿恭为戊校尉,驻防车师后王所属金蒲城;己校尉是关宠,驻扎车师前王所属柳中城,每人各率官兵数百人,就地屯垦。
窦固办完事后,第二天春天,即被刘庄洛回洛阳。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当汉军撤退后,一场恶梦席卷而来。
恶梦制造者,就是窦固做梦都想扁的北匈奴。窦固后脚才离开西域,北匈奴单于前脚就踏进车师国来了。他首先问候的是车师后国戊校尉耿恭,我们知道,耿恭只有数百兵,而北匈奴气势汹涌,竟然率了两万骑兵来。
两万骑兵,犹如现代两万坦克车,在大漠中纵横驰骋。那种嚣张气势,除非神灵附体,或霍去病再世,不然谁能抵挡?
果其然,北匈奴攻打车师后王后,耿恭派三百兵前往支援。很快的,汉军三百兵及车师后王,部沦为了炮灰。北匈奴的骑兵,恶魔一般的降临于车师国首都金蒲城(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外。
这时,耿恭的出现在了金蒲城上。时间很快证明,眼前这个人,才是北匈奴真正麻烦制造者。
耿恭,字伯宗,与耿秉是堂兄弟,他们都共同拥有一个伯父,就叫耿弇。
中国之大家族,但凡在某一产业扎根,就会发展壮大其产业链。商家出经商高手,文官出治世大才,武将则出斩敌悍人。耿家出身武将,三代香火不断,猛人辈出,可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