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拉的项目,就是搞定西域。
多年以来,西域就像汉朝的情人,流离他乡,遥遥相望,欲归又不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真是扼杀人性美好感情啊。一晃多年过去了,汉朝就像一个翻身跃马的少年,意气风发,渐入佳境。现在,该是出手抢回情人的时候了。
人心总是要变的,何况西域距离汉朝那么遥远。三十六国,时隔多年,搞个七十二变,其实也不夸张。所以,窦固认为,汉朝对现在的西域很不了解。要想把它抢回来,必先派人去考察,以便日后决策。
派谁去好呢?突然,窦固马上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很牛的人。
三、热血班超
窦固想到的人,叫班超。
有些人,天生就是为生孩子而来,像下猪仔似的,一窝窝地来。然而回头一看,尽是些歪瓜裂枣,要么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班彪不会担心自家的孩子会打洞,因为他是人中之龙,所以孩子个个都很牛。
班彪所生孩子有仨:班固,班超,班昭,个个名号都很响。
班彪这辈子,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却是一个失败的官僚。早年,他跟过窦融,后来,又跟过刘秀,升迁机会很大。他却无意官场打拼,整天留恋忘返于历史典籍当中。
所以,班彪的官做的不怎么大,就一个县令,因病免官。不幸的是,他死后,班家顿时失去经济来源。老大班固压力很大,不得不带家人回老家种田。种田是糊口,不是事业。班固立志继承父业,献身史学研究。他认为,父亲没当成司马迁第二,他来当。
没想到,班固忘我读书,忘我做梦时,一场大祸悄悄地飞临头上。
问题出在他的事业上。郡里有人听说班固写史,竟然写的还是国史,倍加怀疑。一个种田的,搞点啥不好,搞国史,那是你的专业吗?于是就告到郡里,说班固乱写国史。
郡里派人来查,搜走所有资料,连人一起带走。这时,班超急了。
班超,字仲升。他的明显优点,就是很孝顺,也很勤劳,精力异常旺盛。大哥写书,他种田,忙活了一天,回来还读书,读的还不少。
然而没人知道,班超和大哥班固一样,都是不安份的人。人在田里,心却在天上飞翔。莫名的冲动,对遥远的渴望,经常冲击他的胸膛。或许,他不属于大地,大地圈不住他骚动的心。只有天空,辽远的天空,才是他向往的天地。
班固被抓后,班超决定上访。这是唯一的办法,班固做的是大事业,非凡夫俗子所能懂。所以他很担心郡属乱整,整出一个天大的冤案来。
班超修书一封,飞到了长安,几经转折,落到刘庄手里。班超的上访信,引起刘庄高度重视,召见班超。班超到了洛阳,告诉刘庄,班固做的工作,只是想完成父亲班彪写史的愿望,所写史实皆考据,不是乱来,不信您可以亲自看看他的书稿。
就在这时,郡属把班固的书稿,送到了洛阳。刘庄一看,不得了,人才啊。
须不知,班固是个有想法的人,刘庄也是。班固想做司马迁第二,实现父志,刘庄则想做汉武大帝第二,完成刘秀未竟事业。殊途同归,天意啊。
当然,汉武大帝阉了司马迁,刘庄则相反,他对班固很好。班固挂名修国史,实则就是替刘氏皇权修家谱,而且修得还不错,这样的人,流落到乡下,太可惜了。被关到监狱,那就更荒谬了。
不久,班固光荣出狱。因祸得福,刘庄给他换了一个好工作——兰台令史。于是,班固家又搬回洛阳。班超在洛阳也谋到了一份工作,替人抄写文书,工资很少,生活很艰难。
班超的梦想很大,洛阳也很大,可从来没人能懂他。对他来说,抄写文书,那是一眼望到底的行当,难道他这辈子就献给无味没劲的抄书事业了吗?班超越想却苦闷,却无处发泄。
终于有一天,他突然把笔扔下,不由骂道:“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怎能一辈子搞这没趣的文书工作?”
班超一语既出,引来同事哄堂大笑。他们以为,班超也就发发牢骚,解解闷,减压减压,纯当乐子。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班超胸口的一颗心,已经长到了喉咙,几乎要撑破胸膛了。
同事笑班超,班超也笑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