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1-7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5章
    战马拖着他一路狂奔,跑出了险境。

    大意,真的太大意了。吴汉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最逼进胜利的时候,也是接近失败的边缘。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你接近胜利时,往往会得意忘形,致使身体所有感官都放松警惕,集体性地陷了视觉和智慧盲区。而高明的危险对手,就是从盲区里一跃而出,一剑封喉,足可致命。

    吴汉躲过一劫,心中却永远地留下了阴影。此时,东汉远征军只剩一个星期的粮食了。经延岑这一打,公孙述丢掉的尊严,就像赌桌上的钱一样,哗啦啦滚回他这边了。

    吴汉认为,按目前形势,他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拿下成都城。不如……是的,吴汉准备撤了。但是,就在他准备秘密撤军时,有一个人腿跑得飞快,急切求见吴汉。

    喊话要见吴汉的人,是刘秀特使张堪。张堪,南郡宛县人。来歙生前,曾经向刘秀推荐张堪,连跳三级,升格为谒者。张堪此趟前来成都,是替刘秀给吴汉捎点东西的。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刘秀诏书飞到,拜他为蜀郡太守。

    说刘秀不会务虚,真是没道理的。此时,成都城还处在公孙述的实际控制中,刘秀就拜张堪为蜀郡太守,明摆着就是开空头支票。尽管是个空头官衔,刘秀拜得自然,张堪也受得坦然。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张堪听说吴汉不伐公孙述了,那真是一个急呀。眼看就要到手的蜀地太守,如果吴汉就此撤兵,刘秀开的空头支票,真的就无法兑现了。所以,张堪一见到吴汉,说千道万,只有一个主张:公孙述必败,必须坚持伐之。

    吴汉苦笑。可是伐战,需要粮呀。没有粮喝西北风吗?张堪一听,笑了。粮草军械的事,很好办,马上就到了。

    前面说过了,张堪不是空手来见吴汉的。刘秀让他带了点薄礼转交给吴汉。薄礼不多,也就是七千匹战马,军粮若干。

    天啊,真是及时雨啊。吴汉激动得都要跳起来了。

    吴汉认为,张堪很够意思,关键时刻帮上他的大忙,他当然也不能让人家空着手回去。有刘秀这份薄礼,张堪也没白跑一趟,蜀郡太守他是当定了。

    张堪告诉吴汉,要想打败公孙述,其实很简单。这个办法,就是主动示弱,诱敌出战。只要故意示弱,他必须出城攻击。只要他一出城,即可野外与之决战,比攻城省事多了。

    吴汉一听,点点头。张堪这个计策,正是刘秀先前教给他的。听张堪的,就是听刘秀的。就这样办了。

    之前,吴汉先前率军前进的时候,都是到成都城南门前驻军。这次不一样了,他决定换个方面,命令臧宫到成都城北面的咸阳门进驻。

    看着汉军再次兵临城下,公孙述笑了。的确,延岑上次出击打败吴汉后,他变得自信和从容多了。公孙述不急着出兵,而是找人算了一卦。

    卜卦的内容很吉利,只有一句话:“虏死城下。”

    此卦意思很明显,敌人将被打败,大司马吴汉此劫难逃。公孙述一看,犹如天助,腰板更硬了。他决定亲自率军出城,攻打吴汉。

    于是,公孙述分兵两路,派延岑攻打臧宫,他则亲自率数万人,攻击吴汉大军。在我看来,公孙述安排延岑攻打臧宫,还真富有深意呀。广汉一战,延岑输给了臧宫,简直血本无归。此时,俩人再次碰面,这可是雪耻前仇的大好机会。

    延岑先对臧宫发起攻击,打得很顺当。臧宫与延岑大打三场,三场输。这三场胜仗,可真让延岑出口气了。可是,胜利也是靠力气打出来的,俩军从早上打到中午,延岑军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都累得只剩一口气了。

    延岑上当了,公孙述上当了。饱人打饥汉,那是一个打一个准。这时,吴汉出手了。他命令护军高午等人,率精锐部队数万人,对公孙述展开反击。高午很猛,他一冲阵,到处寻找目标。很快的,他发现了一个大猎物。

    这个大猎物,就是公孙述。高午冲上去,一矛下去,正中公孙述胸膛,公孙述即刻滚下马去。当高午准备再补一枪时,突然傍边跑出数人,把公孙述抢了过去。高午还没回过神,公孙述已经被人拖着,一溜烟似的跑进城了。

    事实上,高午不追也罢了。他那一枪,威力很足,正中公孙述要害。猜得没错的话,公孙述活不了多久的。

    果然,入夜,公孙述就病逝了。公孙述走之前,把兵权交给了延岑。大势已去,延岑再也振不起臂,也喊不出声。他很累很累了,不想再战了。

    第二天,早晨。延岑开城投降。

    三、吴汉屠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日,吴汉率胜利之师进入成都城。进城后,一切都很顺利,也很平静。然而三天后,吴汉却做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屠城。

    这场大屠杀,先从上层开始,公孙述妻儿老小,以及其家族通通被斩;举城投降的延岑也没放过,其家族亦被斩杀。接着,吴汉仿佛着了魔,纵兵在城中烧杀淫乱,妇女儿童,也不放过。公孙述宫殿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