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说,彭宠还算厚道。曾经,他是吴汉的上司,吴汉被封为大司马,位居三公。如果排资论辈,自己应该高于吴汉,而高于吴汉大司马职务的,也就是王爵了。所以彭宠不称帝,只称王,他仿佛就想要告诉刘秀,你不给我,我就只好自己来抢了。
彭宠当然知道,他能给自己头上戴上燕王帽子,刘秀肯定也能来抢他的走。为了防止刘秀抢帽,他做了充分准备。首先,与北方匈奴交好,向他们借兵;其次,与南方齐王张步等人结盟,形成犄角之势。
公元28年,五月一日。这个节日是今天的国际劳动节,刘秀仿佛要当我们的劳动模范,于这一天宣布要亲自率军北伐,攻打彭宠。
刘秀才宣布,有人就把他拦下了。拦他的人,时为大司徒伏湛。伏湛告诉刘秀,相对来中原来说,渔阳郡不过是块边远小块。现在中原本土的事情,你还没搞定,竟然要舍大求小,去打什么彭宠,这样不妥。你要留在洛阳,洛阳城离不开你,中原更离不开你。至于北伐的事,你还是交给别人吧。
刘秀想想,大司徒说的好像也对。赤眉死后,中原大地并未平静。大鬼死了,众多小鬼还在闹。如果不加快铲平,小鬼就要长大大鬼,那时候就难办了。
那么,自己去不了,派谁去攻打彭宠呢?刘秀想了想,想搞定北方,还必须派一个熟悉地形的人才行。既然这样,那就非耿弇不可了。
此时,建威大将军耿弇身在涿郡,他刚刚打完一场胜仗。这时,刘秀的命令就来了,要派他去攻打彭宠。耿弇看着命令书,愣住了,久久不能说话。良久,只见他起身,写了一封信,派人火速送往洛阳。
耿弇的信是这样写的:“恕我不敢单独进军,放我回洛阳城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不是耿弇怕死,而是怕猜忌。彭宠和耿弇老爹耿况,曾经是战友。地球人都知道,彭宠是抱怨刘秀不给他封官加爵才造反的。可是刘秀也没给耿况加爵,耿弇就怕他就一回上谷郡,人家就要猜忌他也想替老爹打抱不平,跟着彭宠学造反了。
当然,耿弇也可以去讨伐,前提是必须有亲属留在洛阳当人质。只有这样,人家才不会在后面乱猜,自己在前线才可放心作战。可问题是,耿家现在没一个家属在洛阳,所以,耿弇只有回洛阳以绝世人之口。
很快的,耿弇的请求书就送到了洛阳。刘秀一看,耿弇想多了。于是又下了一道诏书,告诉耿弇:你家都在替国家做贡献了,还要避什么嫌,我叫你去你就勇敢地去,不要返回洛阳了,更不要怀疑我了。
耿弇看着刘秀诏书,仍然徘徊不前。这时,他又接到刘秀的另外一个命令。
刘秀在诏书里是这样说的:我不勉强你去打彭宠了,这个任务我另安排别人,令你现在与别的军队会师,齐攻望都等地。
一诏接一诏,搞得耿弇一愣一愣的。不过,耿弇很快就获知事情真相了。
原来是,老爹耿况获知刘秀要派儿子去攻打彭宠,立即从上谷郡把耿弇的亲弟耿国前往洛阳,以作人质。刘秀一看耿家父子这幅架式,觉得这样为难人家挺不好意思,只好撤销耿弇攻打彭宠的命令。
这时,刘秀怎么也没想到,他刚撤销耿弇的命令,北方就传来好消息:彭宠不用打了,他已经崩盘了。
刘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彭宠不是挺牛的吗,怎么不打自崩呀。
是的,彭宠那家新上市公司,已经崩盘了,而彭宠本人也死了。此事说来话长,不过可以长话短说,事情大约这样:彭宠不知跟宫廷侍从有什么过节,有一天中午他午休,侍从子密等三人就把他捆绑,并且连夫人一起斩首。紧接着,渔阳郡内部就出现叛乱,开城降了刘秀的部队。
好大的一把火,烧得正旺,心肝都要被他烧到了,竟然只一夜之间就自己消得一干两净。哎,人间真滑稽,世事太无常。
想到这里,刘秀心里都情不自禁,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四、东伐
耿弇不能攻打彭宠,刘秀却没有让他闲着。于是,刘秀就指了一个方向,对耿弇说道,你去那边,帮我搞定他。
刘秀指的方向,是东边;他说的那个人,是齐王张步。
张步,琅邪郡人,乱民出身。最初,张步在本郡造反,当上了造反派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