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冯异一看,高兴极了。接着,冯异转战刘玄另一支来袭军队,斩杀一万余人。再回头一看,李轶还在洛阳城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冯异彻底放下心了,由以上可见,李轶是铁了心要投刘秀了。极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于是,冯异将此事速报刘秀。很快的,刘秀就回了一封信,这样告诉冯异:李轶向来诡诈多端,以前,我早认为他不靠谱;现在,我仍然认为他不靠谱。对付这般不靠谱,还不要脸的家伙,必须来点狠的。
怎么个狠法呢?刘秀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暴光。
于是,他告诉冯异,赶快把李轶写给你的信,抄给各郡郡守及民兵司令等,让天下的人都来传阅他那封伟大的杰作之文。
看着刘秀的回复,冯异如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刘秀要干嘛。不要说冯异搞不懂,众将也搞不清。叛将就像间谍,应该重点保护才对,刘秀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真的搞不懂。
然而很快的,众将就搞懂了。刘秀要曝光李轶,就是要让他在敌营中狗咬狗,站不住脚。刘秀这招,学名就叫——借刀杀人。
冯异把李轶写给他的亲笔信公布后,马上就传到他的亲密战友朱鲔那里。当年,正是李轶和朱鲔联手,才逼使刘玄杀掉刘演的。而今,刘秀这招,就是要让朱鲔这把刀,干掉李轶。
刘秀认为,李轶是吃里扒外的老手,可朱鲔不是。李轶此举,必激起朱鲔反击,大打出手。只要这样,一切都好办了,敌军自然会军心动摇,我军就可趁虚而入了。
果然是高招。刘秀此招一出,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的,好消息就传来,朱鲔得知李轶要叛降,派人刺杀了他。同时,洛阳城已陷入一片混乱,许多人越城而出,前来投降。
洛阳城,连崩溃也就一步之遥了。
然而,朱鲔并不是吓大的。他认为,与其等着被刘秀困在洛阳城,不如主动出击,杀出一条血路。而要杀出洛阳城,首先去处,就是北渡黄河,攻打寇恂。
而北渡黄河,就必须突破两条防线,一条就是寇恂的,一条是冯异的。刘秀派寇恂驻守河内郡,扼住黄河;冯异就像洛阳城外的猎狗,随时都可以扑上来。要拿下冯异,就必须两条战线同时开战。
于是,朱鲔调兵如下:一是派三万精兵,从巩县(河南省巩县)渡过黄河,进攻温县(河南省温县西)。二是亲率主力数万,攻打冯异。此时刘秀北征,河内郡势单力薄,只要把冯异拖住,前锋就可顺利渡过黄河。那时候,就有刘秀看好的了。
朱鲔(wěi)部队源源不断北渡黄河的消息,飞入了河内郡。郡长寇恂紧急调集人马,赶往温县。此时,朱鲔渡河部队声势浩大,寇恂部队的上空,却漂浮着一层沉重的悲观之气。然而,寇恂却坚定的告诉大家:必须守住温县,温县一失,河内郡就完了。
当寇恂赶到温县时,朱鲔部队两话不说,即刻攻城。正在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时,寇恂突然看到远方有一支部队,正在朝温县赶来。这时,城上的士兵也看到了,他们一齐呼叫——刘公大军赶到了!
城上士兵大呼,城下的敌军就慌了。一慌阵势就乱了,都不知道怎么攻城了。寇恂昂天长笑,即刻开城,追杀敌军。
的确是有一支部队赶来救温县。但不是刘秀的大军,而是冯异派来的救兵。城上那一声声诈吼,竟然就吓破了敌胆,朝着洛阳方向跑。于是乎,寇恂乘胜追击,一口气就追到了洛阳城下。
这时,寇恂看到冯异也出现在了洛阳城。原来,朱鲔的几万主力,也被冯异打得无处逃身,向洛阳城跑来了。朱鲔怎么也没想到,本以来主动出击,会赢得一线生机,竟然把两支虎狼之师,招到洛阳城下。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朱鲔躲进洛阳城后,整天闭城门不出,任凭城外怎么喊话,就是不支声。这下子,搞得冯异和寇恂很是无趣。两人率军绕着洛阳城转了一圈,决定收军班师,以待战机。
此时,刘秀扫荡北方乱民的工作,基本宣告结束。放眼望去,整个广阔的北方,都是刘秀的地盘了。这时,有人告诉刘秀,时机成熟了,可以称帝了。
首行以文书提出来的,是冯异和寇恂;此信传开后,将领们纷纷请求。每到一处,都有人站出来重提这事,但刘秀就是闭嘴不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