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1-7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3章
    当刘林扶持王郎称天子时,北方各郡纷纷投了王郎,偏任光不听。王郎派使者来劝降任光,任光两眼眨都不眨,把使者拉到大街上砍杀示威。

    斩得痛快,后果却很严重。任光城中只有四千守兵,只要王郎一发兵,就像捏鸡蛋一样,信都郡马上就碎了。信都郡也是吃今天没明天的,所以,为了这件事,任光正在忧虑万千。没想到,刘秀就来了,给他注入了新的力量。

    准确地说,刘秀不是抓到一支救命草,而是两根。除了信都郡守任光外,还有一郡长不听王郎号令。这个人,就是和成郡郡守邳彤。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当初,刘秀北渡黄河攻城时,时为和成郡太守的邳彤举城投降。刘秀很满意,仍封他为和成郡太守,驻留数日后,就北上蓟县。后来,王郎兵起,派人来劝邳彤,他却睬也不睬,而是选派两千精骑,沿路去追随刘秀。真没想到,当刘秀前脚进了信都城,他后腿也跟着来了。

    兄弟都到齐了,那就开会说事吧。会上大家吵得很凶,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是多数人的意见,说这狗日的北方,简直就不是人呆的,不如让任光和邳彤派那几千人,护刘秀等一行人回长安,然后再做打算。

    另外一派,却是少数人意见,主要有两个人,这就是任光和邳彤。其中邳彤意见最大,他告诉刘秀:你那帮兄弟是被王郎追怕了,所以才一心想着回长安。实际上,王郎没啥好怕的。他不就是个算命先生吗,假借名号忽悠天下,尽管他侥幸拿下燕赵之地,但根基不稳。如果您肯率领我们两郡兵力攻击他,还怕他找上门来不行?这是其一。

    如果您现在就回长安,等于把黄河以北对王郎拱手相让,势必动摇长安信心。天下百姓都是长眼的,长安方面一旦威信扫地,后果将不堪设想。无论于长安,还是于大司马您的前途,都极为不利呀。这是其二。

    您的部将就想回长安,可是要记住了,信都郡与和成郡这帮兄弟,怎肯跟随你入长安呢?他们看着你撤军,说不定路上跑了,而王郎追兵紧迫,那就危险了。这是其三。

    总之,长安路途遥远,回去是危险的,更不是长远之计。只有留下来,整军待命,继续战斗,这才是生存之道。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刘秀听得都不由点头。他说,我们可以留下,但是仅凭两郡数千兵力,势力太弱,根本就不是王郎对手。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外援。

    众人都看着刘秀。这时,只见刘秀接着说道:“在黄河以北,我们可以投奔两个人,一个是城头子路,一个是力子都部。前者拥兵二十余万,后者拥兵六七万。”

    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名唤爰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义于卢县(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城头,因号“城头子路”。力子都者,东海人,最拥兵六七万,后刘玄派人劝降,拜他为徐州牧。

    刘秀这个建议似乎很稳妥,但是,任光两话不说,马上就否决了。任光告诉刘秀,危急关头,不想着自救,投奔他人,那是很不靠谱的。

    刘秀看着任光,问道:“可是我们兵少,怎么自救?”

    任光笑道:“兵不是等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打不出来,我们就招。”

    刘秀问:“你有何良策?”

    任光说:“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搞不过王郎,但是还是可以拿得下傍县的。先把傍城拿下,扩充我们的实力。如果拿不下,我们就放开手脚,让士兵们去抢夺他们。现在的人贪心得很,看到有利可图,肯定有一大批前来投奔参军。”

    这真是个天才的策略。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先拧胳膊,等把王郎胳膊都拧断了,再拧他大腿,看他还有啥功力?刘秀决定采纳任光建议,部署兵力,准备实施一场浩大的绝地反击战。

    刘秀部署方阵如下:任命任光为左大将军,邳彤为后大将军,仍兼和成郡郡长。前锋由邳彤部队担当,先行出动。同时,任光大抛烟雾弹,派人到处散发文告,吹牛说:“大司马刘秀,即率城头子路及力子都等百万大将,已经出动。”

    任光这个牛吹大了。但是刘秀认为,这也无防。王郎一个烂仔,以算命为业,都敢吹是刘骜之子,任光吹刘秀拥兵百万,那又算啥呢。于是乎,为了配合任光,刘秀率军所到之处,广树旗帜。白天旗帜飘扬,夜晚火光通明,声势震天。

    这就是吹牛的技术。不怕牛吹大,就怕不会吹,要吹就吹得让人心服口服。很快的,刘秀率百万大军,卷土重来的消息,像雪片一样散向了北方各郡县。

    事实证明,吹牛是很管用的。刘秀部队所到之处,所向披糜,当他拿来下下曲阳城时,数千人的部队,已经涨到了有好几万人。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赌资,曾经绝望悲观的刘秀,再次燃起了希望和信心。

    信心助长实力,实力决定未来。此时,越来越多的郡县,像风吹稻草一般,纷纷倒向刘秀。但是,当刘秀攻陷卢奴(河北省定州市)时,他停下战马,忧心忡忡地眺望着前方。

    前面,就是真定国。真定王刘杨,亦是孝景帝刘启之后,拥兵几十万。在乱世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