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出城,到定陵等地拉人来助阵。”
刘秀出城召人来解围,这招似乎很靠谱,追究起来,其实也很不可靠。造反兵团数万人马,被刘演拉去攻打宛县了。昆阳离宛县距离较远,如果去宛县唤刘演,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只有就近取兵,到定陵和郾城喊人。但是,定陵加郾城,也没多少兵力,喊来有用吗?话说回来,没用至少也得试试。与其坐着受死,不如试着拼个鱼死网破。
于是,刘秀当夜率李通等十三人,快马出城。前面说过了,此时王邑的前头部队十几万人已经包围昆阳城,昆阳城的飞鸟想出城去都难了。刘秀从南门出发,忙活了大半夜,竟然溜出城去了。
刘秀一溜出城,天就亮了。这时,王邑也睡饱喝足了,然后慢悠悠地喊出一声:攻城。
政府军几乎出动了,一支部队马不停蹄地挖地道;一支部队用撞城攻城;一支部队朝城上射箭,天上密密麻麻都是箭。
战争导演王邑坐在车上,悠悠然地看着大戏。然而,城里的王凤,累得够呛。王凤累是应该的,想想十几万兵,就是规规矩矩把头伸到城上任你砍,也照样累死。
于是,累得不行的王凤,突然朝城下的王邑喊话:“不打了,我不打了。投降,我要投降。”
下面的人听得很清楚,跑来告诉王邑。王邑心里一笑,大片刚开一个大场面就喊停,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于是王邑下令:继续攻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我想,如果王邑生在今天,他肯定爱看战争大片。不然他不会这么想拉长戏片,满足他内心发作的戏瘾。
事实上,王邑不招降,那是有缘由的。按照古代战争规矩,如果对方投降了,进城后,就不能随便杀人了。可王邑之前已经对严尤放话了,他攻打昆阳城,不是准备招降,而是准备屠城的。
我想,城上的王凤肯定大喊倒霉了。他混了这么多年,可能都没听说过,只有主动投降,还不同意的呢。既然人家不同意投降,那就只好接着打了,打死几个算几个。
这时,严尤将军坐不住了。于是,他忧心仲仲地告诉王邑:“《孙子兵法》曰,围师必阙。我认为,兵法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建议,只要打一个缺口,城上的人肯定无心恋战,想着逃跑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好收拾他们了。”
王邑一听,自信的摇摇头,说:“不,就这样打,我喜欢看着这样打。”
真是极品,极品戏迷。严尤真是无语了。等着瞧,看戏上瘾,也会害事的。
二、愚蠢者总是成就别人的奇迹
当方王邑十几万兵强硬攻打昆阳城时,刘演的十几万兵,也在力攻打宛县。替王莽守宛县的人,是棘阳县代理县长岑彭。除了王凤外,岑县长也算是年度倒霉蛋。当他这边要死要活地守城时,王邑在那边正想方设法拉长戏场,悠然欣赏。
可终于,岑县长终于顶不住了,宛县城中缺水短粮,人民相食,迫不得已,只有举城投降。
刘演顺利进城,随之而入的还有刘玄。刘玄是领导,他说,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个首都,宛县就是我们的首都了。刘演说,领导你说了算。于是乎,宛县就成了刘玄的首都。
刘演在宛县打了胜仗,却并不知道昆阳城都要被王邑打成烧饼了。此时,只有刘秀闻出了昆阳城散发的阵阵烧饼味,他一路狂奔,跑进郾县和定陵,把部人马拉起就要往回冲。
这时,驻守郾县和守陵的将领却告诉刘秀,我们回去干架了,好不容易抢来的一大堆财物,谁帮我们看管。不然这样,留一部分士兵看着,我们冲上去就是了。
简直就跟昆阳城那帮人一样没出息。刘秀冷笑着警告道:“此次出战,如果胜了,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金山银山,啃你个十辈子都啃不完;如果输了,我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谈个屁财产。”
刘秀停顿了一下,又凌厉地说道:“你们想当肉包子,还是啃金山银子。如果想啃银山的,就一个不留,部给我冲上去。”
六有一日,郾县和定陵两地造反兵,倾城出发,赶往昆阳。刘秀率一千骑兵,先行出发。到距离王邑兵团的四五里处时,他命令停止前进,并构筑阵地。
刘秀知道,蛇吞象,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他还知道,只要他布好阵,政府军肯定前来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