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婴领命。
赢婴戒斋到第五天时,他害怕了。死亡像一把利剑总是在头顶上晃来晃去,怎的不教他害怕。蒙恬兄弟,李斯,胡亥,甚至是曾经的右丞相冯去疾及将军冯劫之死,哪一个不是赵高的杰作,这个双手沾满了鲜血爱权如命的刽子手,他会彻底甘心把天下之位及身家性命交给赢婴主宰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赢婴心里唏嘘不已。亮剑,我必须亮剑了,亮剑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赵高不死,我大秦忠魂如何瞑目?赵高不死,我赢氏祖业又能能夺回?赵高不死,我赢婴家性命又哪能保?
光泽大地,大地当以万物相报。日灼大地,大地当以怒剑相向。在这个世界上,光明与黑暗从来都不是相亲兄弟,使用阴谋的人,必定以阴谋还报。赵高,胡亥曾经不懂你夜的黑,如今我赢婴也要让你尝尝阴谋和黑暗到底是什么滋味。
于是赢婴把两个儿子叫进宫里说道:赵高在望夷宫杀掉胡亥后,害怕百官杀他才假装仁义立我为王的。我听说赵高已秘密与刘邦达成协议,把我们秦王室宗室部干掉然后立他为王。他现在叫我戒斋,等到我去了祖庙前你就会趁机把我也干掉。所以,我现在假装称病不去,赵高一定过来请我,他一来我们三父子就把他干掉。
赢婴这个阴谋是很有技术含量的。第一,种种迹象表明,赵高当时对赢婴不怎么不设防的,赢婴突然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成功率极高。第二,谋杀地点无懈可击。即使赵高多么防备,就是带一万兵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秦王戒斋之所,常人不能随便入门,更不能携带兵器。那么只有赵高一个人赤手空拳,赢婴三父子还摁不倒他吗?
敲起锣来,打起鼓,让大戏开始吧。
到了受玺封王这天,赢婴果然称病不出门,老狐狸终于上当了。赵高听说赢婴患病不来,果然亲自来请。
赵高就对躺在床上的赢婴说道:赢老弟呀,赶快起床吧,封王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能不去哟?
赵高还没来得急说第二句话,只见赢婴一跃而起,一刀刺穿了赵高的喉咙。血,顺着血刃缓缓流下,赵高轰然倒塌。
又是一翻夷灭三族。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了结了,一切都通通了结了。
第八章胜者为王
一、流氓进城
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攻打武关。刘邦打武关时又做了一件缺德的事,屠城。
又见屠城,这件惨烈之事再次证明,刘邦实在是地地道道的披着羊皮的狼。我们也终于看清楚了,当初楚怀王公开宣扬沛公之仁,其实就是刻意包装刘邦。包装是包装者的通行证,在这个乱世,所有的仁义道德都是经不住火与铁的考验的。
何为仁义,何为道德?强者即仁义,强者即道德。对于刘邦来说,弱者自有弱者的生存哲学,强者自有杀人的理论。天下哪有战争是不流血的,屠城对于敌军是不义的,不屠,却无法清除后顾之忧,杀或不杀,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
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项羽是襄城的地狱,刘邦是禹州和武关的地狱。所谓英雄通往帝王将相的路上,从来都以百姓生命代价为阶梯。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不沾过鲜血的英雄,没有不喊过不幸的百姓,这不是人类之不幸,推而广之,这是整个动物界的生存境况。
历史就像一辆行走于泥泞沼泽之路上的马车,有人在前面开车,有人在后面推车,也必有人在地上铺路。百姓为路石,英雄为车夫,后人趟着前人的血肉之身而过,更后的人也会趟着后人的血肉前进,改朝换代,历史从来如此。
然而生命如野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当阳光普照大地,春之发花,夏之冒绿,秋之收果,冬天枕眠。有谁,还能站在苍凉的旷野间听任历史的风吹,任思绪飞回那些多少伤痛不已的朝代啊。
刘邦屠掉武关之后,还要通过一道重要的关卡,才能进入咸阳城,那就是峣关。峣关与函谷关一样,易守难攻。攻关技术有两种,一是硬来。一为软施。加起来就是硬来软施,双管齐下,然而硬来成本太大,所以历来攻关者都选软施,那就是大家坐到桌面上谈判。
还没等刘邦开口,赵高就秘密派人来跟刘邦谈判。赵高要价出奇地高,他渴望刘邦把关中分给他并封他为王。搞笑,刘邦一路千辛万苦打到这来为的啥?为的就是当秦王。你赵高抢了他的秦王,叫刘邦喝西北风去呀?
再说,赵高老奸巨滑,玩人丧德,还是防之又防地好。于是,刘邦一半是因为不信任赵高,一半是因为他无耻抬价,双方谈判破裂。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打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打吧,峣关再强也要把它打下。
刘邦准备打峣关时,张良突然对刘邦说:“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随便开打,问题还没有到僵死的程度,我们应做好两手准备。”
刘邦充满期待地问道:怎么个两手准备法?
张良:一手备战,一手谈判。
刘邦:谈判都破裂了,还谈个屁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