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来,惭愧得无地自容地看着身边的从官们。
这时从官们有个人站出来说话了,他说:“天下背叛秦国的人当中,有能力的都纷纷立王了。赵王的地位一向都在将军之下,现在连个女儿人家都不肯下车为将军行礼。她算个什么东西,还是让我追上去把她杀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官们个个义愤填膺为将军洗辱。从官们像一锅沸水把李良脑袋煮热了,前有招降书,后有女人辱,反赵乃天意耶?现在不反也得反了,愤怒的李良马上发出一个指令,给我追上去把那个烂酒女人杀了。
这也是千古奇闻了,将军临时兵变竟然是因为一个女人无意间的凌辱。李良派人杀掉武臣姐姐后,立即率军袭击邯郸城。这一切来得太不可思议了,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骚相继成了李良刀下鬼。赵国到处都是张耳和陈馀的耳目,有人连忙报告,张耳和陈馀想都来不及想是怎么回事就跑出城外去了。
陈馀张耳这将军和丞相当得也够狼狈了。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韩广和李良俩都是反贼,人是自己派出去的,就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也得认了。
此仇不报非君子,陈馀和张耳决定重整旗鼓干李良,他们收拾赵军散兵,合起来竟有五万来人。
仅凭五万人对付李良也是困难的。赵王已亡,赵国一日无君,赵军士气一日不振,所以当前之急是立新王。立新王,张耳陈馀二选一就不成了吗?还没等张耳陈馀发话,有一说客就出来说话了,他对张耳说:“你们俩都是贤人,但是你们是做为客居在赵国的外乡人,想得到赵国的依附那是很难的。如果你们舍得让出位置,立一个六国时赵国的后代,那么事情肯定能成功。”
说客此言并非为赵国人讲话,而是权宜之计。此法也不算聪明,之前范增跟项梁说过这话,陈馀和张耳跟陈胜说的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尽管时代有多少变迁,但六国虽灭却逢暴秦治国,也不难解六国人心系旧君之怀。在这种顺应人道的时势中,真正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张耳和陈馀听取说客之言,找到了一个六国时赵国之后并立之为王,定都信都(河北省邢台市)。这个人就是前面所说的赵王歇。
张耳和陈馀刚在信都站定脚,李良就打过来了。我操,老子窝了一肚子火呢,正想找你算帐你却自己找上门来了,那新仇旧恨一起算,开打。
古人说,愤怒出诗人。这话如果用在战场上,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愤怒出虎将。双军对阵,如果两军势力相当,一个有准备而来的肯定打不过一个敢拼老命的家伙,陈馀和张耳也又不是窝囊废,两个打你一个,不信搞不过你李良。
这场战打得太解恨了,李良一直被陈馀和张耳追着打。李良像只丧家之犬无处可逃,只好逃到章邯那里搬救兵了,所谓兵不厌诈,秦军只凭一封假信,还真的让李良假戏真做了秦的走狗。
现在回头看看,章邯之所以要打赵国跟李良无不有关系。章邯是秦军老大,手下摆不平的只要他出来一切都摆平。这次张耳和赵王歇被死死地围在巨鹿城内,陈馀逃到常山收了几万乱兵回驻巨鹿城外也不敢动。张耳无不绝望地昂望苍天长叹,难道老天果真要灭赵国乎?
二、愤怒的英雄
其实,陷于绝望之中的张耳,还不至于到了叫天天不应的地步。他数次向诸侯请兵时,诸侯也在积极响中。特别是楚怀王,他正在纠集一支精锐部队去救赵。
项梁死后,楚怀王芈心如困兽出笼,摘下了傀儡称号,真正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掌权。当初替田荣出使到楚国途中遇见宋义的齐使者尊号高陵君,名显,姓氏已不可考,人称高陵君显。当初他听宋义一番赶路迟则避祸的高论后,心里半信半疑地晃悠着到楚国,发现事情果然不出宋义所料。好险呀,幸亏了宋义一句话,不然早陪项梁升天去了。当高陵君显听说楚怀王芈心调兵遣将北上救赵,他怀着报答宋义的心去向芈心推荐宋义。
高陵君显对芈心说道:“宋义出使去齐国途中,我恰好也出使来楚国。半路上宋义遇见我对我说项梁不久必败,没过多久,项梁果然被章邯击败。双方还没交战就看到失败的征兆,这才是真正掌握兵法的军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