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守丰邑,乘胜进攻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地。此时薛地的守将是泗川郡守。哪知这位郡守也是不经打的,刘邦没怎么样就弃城逃跑。很不幸的是,他在路上像只兔子很不幸地碰上了掌管军法的军官(左司马)曹无伤的刀口上,死了。
新年伊始刘邦就打了两次胜战。开门大红,可喜可贺。此时,老家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把刘邦打得措手不及:驻守在丰邑的部下雍齿带头反了。
雍齿叛变主要是来自周福(市)的压力。周福原为陈胜属下的将领,魏国人。陈胜派他去攻打齐国,但是齐国的田儋用实战给他上了一堂军事课后,他灰溜溜撤军回到了魏地。此魏地的大多数城市都被他收回来了,周福不知动了哪根筋,他告诉诸侯们,他很想立魏王后代宁陵君魏咎为王。
正值乱世,诸侯反秦无非是争取王权的重分配权。周福好不容易抢到了魏国的一块土地却想当活雷锋把它还回原主,这算是哪门子主义呀。诸侯们想来想去就是想不通,于是他们还是执意要立周福为魏王。
周福摇着头对那些见利忘君的诸侯们说道:天下昏乱的时候,正是忠臣显现的时候。现在天下共同反秦,理应把魏国主权物归原主。
周福断然拒绝了诸侯们的好意。只要是在这个领导圈子里混的人都知道,这是作戏。既然过场戏是要演的,那我们就陪着演一段吧。诸侯们以为周福又玩那古老的请辞伎俩,于是再三请求他当王。三次四次都请求过了,周福仍然不肯就这个王。三翻五次后诸侯们才恍然大悟,看来周福不是在做秀表演,而是铁下心要立魏咎为王了。
此时,魏咎正在陈县陈胜那里躲身,周福向陈胜要人。土地是陈胜王派人拿命抢回来的,如今却把它送还给一个亡命之徒,陈胜心情当然是不爽。每当周福来要人,陈胜王总是哼哼哈哈地应付,迟迟不肯把魏咎送回老家。
想当忠臣的周福跟上司陈胜王做起了抢人游戏。陈胜不给,他就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你不给人,就休想我给你干活,那你天下这幅烂摊子自己收拾去吧。
陈胜真无奈啊。他偏偏碰上这个既不开窍又耍无赖的主。随他去吧。天下大得很呢,难道还给不起一个王吗?陈胜只好故做潇洒地让周福把魏咎接回了魏地。魏咎成功地立为魏王,定都临济(今河南省封丘县东)。周福立王有功被提为魏相,辅佐魏咎。
周福决定把忠臣贤相的好名声进行到底,帮助魏咎把原先失去的土地通通抢回来。他派人告诉雍齿:丰邑过去是魏国国都迁来的地方,魏地平定的城市已有几十座。如果你投降魏国,就封你为侯守丰邑。如果你不投降,就等着替丰邑的百姓收尸吧。
雍齿可不是吓大的。大家出来混,我雍齿冲的是什么?一是利益,二是义气,三是勇气,四是痞气。如果后三者跟前一者冲突,请参照第一条。
按照第一条原则,雍齿必须抛弃刘邦。
天下不只是刘邦想当老大,他雍齿也真的很想尝尝当头的滋味。刘邦,你就尽管哭吧,别怪我太狠。平时我看你早就不顺眼了,只是迫于形势才一直让着你,现在我不想再看着你对我指手划脚!
雍齿和刘邦是同乡关系。刘邦听到雍齿弃他投魏并且在他屁股后面点了一把火时,真想立即杀回丰邑扒雍齿的皮。沛县也就鸟大的地方,兄弟俩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想到我前脚才抬出丰邑,你后脚就把我踢了。
太阴险了,实在太阴险了。雍齿,你要为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负责。
刘邦从此恨死了雍齿这个狗日的乡党。不打你个狗日的,我决不姓刘。刘邦立即拔兵回丰邑攻城。刘邦以前老本也就二三千人,现在至少有一半人变成敌人守在城里跟他过不去。想打又打不进城去,兵力太少了。想骂,骂有个屁用,大家都是无赖,谁还吃这一套呀。
刘邦攻了很久就是拿不下丰邑。屋漏偏遭连夜雨,这时刘邦生病了。这病至少有一半是雍齿和城里丰邑这帮老乡给气出来的。万般无奈之下,刘邦只好咬牙切齿地撤兵回沛县养病去了。
二、奇士登场
对刘邦来说,他根本就不把丰邑放在心上。因为丰邑太小了,小得他闭上眼都可以从脚步声听得出哪个是张三,哪个是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