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刷印而成的书本.为了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钉,故名.
2.2.8.6拱花印本
雕刻多块凹凸印版,根据内容需要,依次嵌合挤压而成拱起于纸面的各种图形的书本.用以凸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及建筑陈设等造型的立体感.
2.2.8.7饾版拱花印本
同时运用饾版,拱花两种技法印制而成的书本.
2.2.9钤印本
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
2.2.10磁版印本
选用特制泥土制成泥版,刻成阳文反字,火烧令坚,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1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一个文字上,制成一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选用对应的泥质字模,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版,在泥版上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2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13影印本
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3.1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4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5批校题跋本
指书中带有批,校,题,跋的书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诸叶面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统称题跋,也称题识.
2.2.16过录本
将其他传本中所载的他人批校文字照样移录过来的书本.
2.2.17孤本
指一书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国内单传者,称为海内孤本;全世界单传者,称为海内外孤本.
2.2.18善本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大致包括写印年代较早的,传世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书本等.
2.2.19普本
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
2.3三性原则
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可据以定级.
2.4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2.5等次上靠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两个等次.
2.6等次下调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调一个或两个等次.
3定级标准
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极;将具有一般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极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
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篡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1.1一级古籍甲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