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重门[出书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我想,韩寒大约不仅希望他的同龄人看到这本书,更希望老师、家长等成人们看看这本书,了解了解这一代后生们吧?代沟有时候是可以填补的,年轻人尝试着做出努力,成人们该如何回答他们呢?

    《三重门》出版之前,我就收到不少中学生的来信,问该书能否“原貌”出版,我想韩寒心中一定也揣着同样的疑问。我将《三重门》的核红样交给韩寒,韩寒阅后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欣喜对我说:袁老师,你几乎没有动我的。我没有想到。

    知道韩寒这次出门是向父母借的钱,我当即为他预支了一部分稿费,并告诉他可将住宿的发票之类给我,我给他报了。韩寒很坦然地接受了稿费,却很自尊地表示住宿费之类不用我报销。他告诉我,他将先把借父母的钱还了,剩下的也够花了。我知道上海东方电视台曾要出费用让韩寒到国各地去采风,韩寒也和我说过想去新疆、云南、西藏等边远地区走走看看。我问韩寒为什么又没有成行呢?韩寒说:上海东方电视台要派一个摄制组跟着我,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我喜欢自由,我不愿意总在媒体的光环下。他说这话时很随意,但我却从中感到韩寒面对众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还是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

    《三重门》出版前夕,有消息传来,韩寒退学了。不久韩寒也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休学的事。对此,我并没有太多的吃惊,我知道韩寒选择休学必定有他的理由。一位同事问我:你欣赏韩寒退学的举动吗?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你会担心他吗?凭心而论,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非常欣赏他,我相信以这个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他想做,就一定能做好。但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很担心,因为他成长的道路将比别人多一些曲折和艰难。记得在南方一次韩寒和中学生及家长见面的活动上,一位湖南女孩子的妈妈一定要韩寒为自己的女儿留下电话和通讯地址。韩寒一边写一边笑着说:我会把她带坏的。这个男孩子其实非常清楚别人对他的看法。也许有许多少年朋友们会觉得韩寒现在大红大紫风光无限,而我却明白韩寒选择休学实在是出于无奈。其实韩寒是希望自己能上学的,他和我说起北京大学时,眼里流露出憧憬和向往;其实韩寒也是有能力考上大学的,他所在的松江二中是上海市重点中学,韩寒考入该校时,数学满分分数线是120分,韩寒考了116分,离满分只差4分!然而,为了自己的追求,韩寒选择了放弃。一个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格格不入的孩子就这样执拗地走进了曲折的胡同,胡同的那一头是否有出口,谁也无法预料……

    《三重门》出版后,其销售速度之惊人令我都没有估计到,发行部门更是大跌眼镜。第一版三万册,三天之内告罄;国各地书店仍频频要求添货。很长时间里,该书一直高居畅销书排行榜之首。上海图书城请韩寒搞了一次签名售书活动,读者队伍居然排出1000多人去,结果规定时间到了,还有几百个没有排到的人迟迟不肯散去。杭州、南京、温州、厦门、湖南、四川……请韩寒前去签名售书的电话、传真接二连三地发来,媒体更是铺天盖地,连篇累牍地为韩寒现象大作文章,对《三重门》也是一片喝彩。

    我对韩寒说:你够火的啊!弄得跟明星似的,小女孩肯定追在后面一大串吧?韩寒还是像以往那样腼腆地笑笑,嘴里说:哪里哪里,可眼里那丝一闪即逝的狡黠的光依然被我捕捉到了。

    2000年6月24日,韩寒在杭州购书中心签名售书,由于意外的原因,原先说好登载消息的两家报纸都没有登出韩寒签名售书的消息,加之当时正值中学生期末考试之际,结果前来购书的只是一些散客,虽然大红横幅还是招徕了一些读者,但毕竟和以往长龙阵蜿蜒不断的火爆场面无法相比。我打趣地对韩寒说:也该让你受些冷遇,别自我感觉老是那么好!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有些为韩寒担心,毕竟只是个17岁的孩子,落差太大他会不会承受不了?可是身穿白夹克,头系一条宽发带的韩寒淡然一笑:人少正好,也让我休息休息,我这阵子还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