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人员可由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委任,并发给满、汉、藏三种文字的执照。札什伦布的工作人员,由班禅额尔德尼和驻藏大臣协商委任。

    (十二)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世时,其亲属人员不准参与政事。

    (十三)驻藏大臣每年分春秋两季出巡前后藏各地和检阅军队。各地汉官和宗本等,如有欺压和剥削人民事情,予以查究。

    (十四)今后廓尔喀、不丹、锡金等藩属之回文,必须按照驻藏大臣指示缮写。关于边界的重大事务,更要根据驻藏大臣的指示处理。外方所献的贡物,也须请驻藏大臣查阅。所有噶伦都不得私自向外方藩属通信。

    (十五)西藏的吉隆、聂拉木等地区和廓尔喀疆土相连,又为交通要道,须树立界碑,限制互相出入。

    (十六)今后边宗宗本均由小宗宗本及军队头目中选派,任满三年后考查成绩,如果办理妥善升用,否则革退。

    (十七)普通士兵有战斗能力者,虽非贵族亦得升任定本甚至逐级升至代本。

    (十八)堪布应选学问渊博、品德良好者充任之。其人选由达赖喇嘛、驻藏大臣及济咙呼图克图等协商决定,并发给加盖以上三人印章的执照。

    (十九)政府税收,照所定新旧章卡兑换之数折收。公平采买各物。

    (二十)吉隆、聂拉木两地方抽收大米、食盐等税,除非请示驻藏大臣同意,不得私自增加税额。

    (二十一)今后所有免役执照一律收回,所有差役平均负担。其因实有劳绩,需要优待者,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协商发给免役执照。

    (二十二)达赖喇嘛所辖寺庙之活佛及喇嘛,一律详造名册,于驻藏大臣衙门和达赖喇嘛处各存一份,以便检查。

    (二十三)青海蒙古王公前来迎请西藏活佛,须由西宁大臣行文驻藏大臣,由驻藏大臣发给通行护照,并行文西宁大臣,以便查访。

    (二十四)各活佛头目等因私外出时,一律不得派用乌拉;因公外出时,由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发给执票派用乌拉。

    (二十五)对犯人所罚款项、没收财产,必须登记,呈缴驻藏大臣衙门。无论公私人员如有诉讼事务,均须依法公平处理。

    (二十六)每年操演军队所需用之弹药,由噶厦派妥员携带驻藏大臣衙门之公文,前去工布地方制造。

    (二十七)所有卸任之噶伦及代本,应将公馆及庄园移交新任,不得据为私有。

    (二十八)不得提前发给活佛及喇嘛俸银。

    (二十九)派人催缴赋税,应按规定期限办理。各村逃亡户之赋税负担应予减免。

    傅恒,字春和,姓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傅恒的姐姐为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故而他又是外戚。家族显贵使之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正当傅恒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之时,地处西南边陲的四川金川地区燃起战火,乾隆任命傅恒为经略,前往金川督师,并拟制说:“现在能够奋身致力的大将只有傅恒了。”随之又晋升傅恒为保和殿大学士。同年十一月初三,傅恒出师。临行之际,乾隆帝亲自到场为傅恒行祭告礼,并“亲祭帅旗”,还“一直送到东长安门外,亲赐傅恒壮行酒,命他在御幄前上马”。众皇子和大学士来保还奉命到良乡为傅恒送行。典礼之隆重前所未见。

    离开京城后,傅恒率所部日夜兼程奔赴金川。进入四川境内后,山高路险,气候也十分恶劣,行军异常艰难,加之四川地方财力匮乏,军队所需马匹常常不能及时供给。傅恒为了尽早赶到金川前线,常常是“减轻行装,昼夜赶程,自己有时候都要随军队一起步行”。乾隆帝为此特颁旨嘉奖。

    乾隆十三年(1748)十二月,傅恒到达卡撒军营后,大力整顿军队纪律,同时亲临两军阵前,仔细观察地形。待傅恒感到他充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且想出破敌之策的时候,便把想法上报给了乾隆。谁知,此时的乾隆屡次接到太后旨意,要他“息武宁边”,于是乾隆在十四年(1749)正月十五下令傅恒班师回朝。

    但是傅恒却反对中途撤兵。他上奏说:“事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就这样撤兵,必然会增长贼人的气焰,边境将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