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名的办法,将孝庄文皇后的陵定名为昭西陵,表明昭西陵与昭陵是同一体系。从此,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就有了人们所看到的昭西陵。

    帝家风采

    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颇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曾召天下文人学士著《康熙字典》。康熙皇帝很有文才,十分喜爱对联,常亲自动手题匾联。热河“避暑山庄”门匾就是康熙题写的。他为乾清宫的题联是:

    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水;

    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艰。

    清世宗胤,年号雍正,在位十三年。他曾为乾清宫西暖阁题联为:

    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

    清高宗乾隆,在位六十年,仅次于他的祖父康熙。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风流皇帝,爱好吟诗题字,自命不凡,有时以联语戏人。他曾为承德行宫“避暑山庄”裘翠楼题联:

    名震塞外三千里;

    味压江南十二楼。

    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有两个考生名列前茅,不分上下,连主考官也难定夺。时值乾隆正巡江南,驾临杭州,主考官将两张试卷呈圣上御览。乾隆阅后,微微一笑说:“等我明天出一副对联,让他们对,就能分出状元了。”

    次日乾隆到了西湖,只见风拂垂柳,炊烟淡淡,当即在湖边题出上联:

    烟锁池塘柳;

    二考生来了,甲举目一看,大惊失色,掩面而走。乙则冥思苦想,良久无对,怏怏离去。结果,钦点了甲为状元。有人不解,乾隆得意道:“朕所出的联暗含金、木、水、火、土,是个绝对,谁人能续?甲能在瞬间断定,可见才华见识比乙高。”后来,许多人给皇上的“绝对”续下联。有一联可称佳对:

    炮堆镇海楼。

    乾隆皇帝五十大寿的时候,纪晓岚献的一副寿联被视为珍品。寿联写道: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事后乾隆将此寿联挂在寝宫,每天都要看一看。

    清仁宗琰,年号嘉庆,史称嘉庆皇帝。嘉庆仿效先祖,也很喜欢对联。有一年嘉庆皇帝过寿日,下旨朝中举行贺寿联评比。大臣们纷纷把拟就的对联呈上,唯独李绍仿没交。李绍仿,广西北流人,状元及第。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交贺联?李绍仿说:“我如果交了卷,那就非得第一名不可。”群臣都以为他口出狂言,侧目讪笑。等到贺联评比开始时,他才把贺联呈上,嘉庆一看,果然非凡,上写: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这副对联把清代顺治以来的列朝年号一一嵌入,而且十分自然地把嘉庆恭维了一番。既然列祖列宗均在其上,嘉庆又怎能不排它为首呢?于是此联被评为第一。

    血浸《康熙字典》

    但凡大部头的书,都会牵连一些士人因字获祸,《四库书》有,《康熙字典》也有。乾隆时期,江西的举人王锡侯就因为改编《康熙字典》,编写《字贯》,遭遇了杀身之祸。

    《康熙字典》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一月十三出版,总纂官是陈廷敬,此人颇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曾经给他写过“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

    陈廷敬原来的名字是陈敬,中间一个“廷”是因为“才高一筹”殿试第一名,顺治皇帝特别赐予的。因为才华横溢,为官正直,陈廷敬从廷试那一刻开始就步步高升。康熙四十二年(1703)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1710年,康熙皇帝命他与张玉书一起主持编纂一部字典,本来张玉书担任总纂官,陈廷敬辅助,第二年,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继任总纂官。

    王锡侯因善于考证字音字义,所以对《康熙字典》做了精深的研究,看多了,就发现《康熙字典》收字很多,但按照笔画查字,使用者总是会查到字却不能知其所有组词用法,而且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于是他就想把读音或意义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到一处编写一部名为《字贯》的新字典,并很快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