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孝庄不无感动地说,像这样的车轿小事,皇孙都亲自过问,这就是大孝啊!

    康熙出行时,如果祖母不能同行,他时时不忘将自己的行踪向祖母报告。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康熙以平定“三藩之乱”,率众东巡盛京祭告祖陵,同时巡边设防,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当车驾行至吉林乌拉时,康熙与官兵一起捕鱼,收获颇丰。康熙马上想到了远在京城的祖母,他当即命令将亲捕之鱼浸在羊脂中,差人快马加鞭送到紫禁城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庄终因年事已高病倒。康熙皇帝见祖母病重,心急如焚,他昼夜守在慈宁宫里,衣不解带,睡不安眠,所有的药品及食物亲加调理,送至祖母唇边。祖母安睡时,他也不肯离去,隔着幔帐静候,席地而坐,一听到皇太后的声息,立即到榻前,凡是祖母所需,亲手奉上。在孝庄病重的一个多月里,康熙一刻也不离开祖母的病榻,而孝庄疼爱孙儿,常劝其回宫休息,但康熙皇帝都不肯离开。见祖母的病情越来越重,康熙每日至佛堂祷告,他在佛前许愿,如果能让祖母身体康复,情愿用自己的寿命换祖母的阳寿。其情其景,催人泪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皇太后寿终正寝,寿75岁。康熙皇帝呼天抢地,哭无停声,饮食不入口,在回顾往事时他感激地说,朕8岁时皇父殡天,10岁时母亲崩逝,父母亲的音容只依稀记得,赖祖母抚育教诲整整三十余年,每念教育的深厚恩情,哀痛实在难以自禁。赐封孝庄皇太后谥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康熙猎虎

    康熙帝上五台山礼佛,住在台麓寺行宫。黄昏时分,康熙出来散步,忽然见到一只斑斓猛虎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康熙见了,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射死了那只老虎。虎死后,康熙又后悔起来,说:“一般的老虎应是从山上蹿下来,而这只老虎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怎么说是伤害人的?”侍卫们一听觉得有道理,为了向这只老虎表示歉意,把死后的老虎抬进寺内庭院里,在特制的木架上供起来。供桌上香烟缭绕,供品堆积如山。并将红崖村改为射虎川。当老虎肌肉腐烂后,取出烂肉,以草填之,眼嵌玻璃球,移到天王殿内展出,栩栩如生。

    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在他晚年时,公布过一次打死野兽的数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

    这些数字是真实的,但不是康熙一个人打死的。跟随在康熙身旁的西方传教士南传所写的《鞑靼旅行记》泄露了这个秘密。书中记录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一次打猎情况。首先,康熙从御林军中挑选三千名弓箭手,他们按着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两侧扩展,围成一个直径三里的环形。等所有的位置固定以后,体成一条线向前进。前面无论是谷涧,还是荆棘深丛,甚至是险陡的山崖,任何人都必须攀涉,不准左右串动,离开队伍。就这样,横越谷涧和山岭,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有树木的低地。然后,三千名武装士兵连同王侯百官,步比步、肩比肩地穷追那些从洞穴中、栖息地被赶出来的兽类。那些兽类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终于力竭就捕。用这种办法,仅半日间就抓住三百多只牡鹿、狼和狐狸以及其他野兽。很明显,康熙打猎,是把众人围猎之功,记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了。

    康熙下象棋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时,已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诸脑后。只见那仁福节节推进,打得康熙只一味苦苦招架,察言观色的大臣见此情景,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站起身来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马上回来与你下完这盘棋!”那仁福听了,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大臣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追找老虎,越走越远。等他回来,又饿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用完晚饭就在行营中休息了。

    第二天,京城有政务报来,康熙在大帐里处理了一天奏折,傍晚时分才得以出来透透气。溜达到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等他匆忙赶到松树下,见那仁福仍然双膝跪地,纹丝不动。康熙见了,非常感动,急忙上去搀扶那仁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