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这么一场闹剧,皇太极不禁勃然大怒,以此为奇耻大辱。于是亲自统率大军攻打朝鲜,大军所到之处,朝鲜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一直打到朝鲜的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退到南汉山城,清军又追到南汉山城。第二年,朝鲜军队招架不住,提出投降。就在汉江的东面,一个叫三田渡的地方,杀白马乌牛,焚香盟誓,朝鲜从此以后向清朝进贡,清朝和朝鲜结成“君臣之盟”。这样,大清的敌国现在变成了“君臣之盟”,皇太极向西进攻明朝的时候,免除了东顾之忧。
皇太极禁烟
皇太极在位时,朝鲜的烟草传到了中国,并在各地盛行,传播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皇太极对烟草的态度是坚决禁止。为此,他颁布了严厉的禁律。崇德四年(1639)六月二十六日,皇太极下了一道禁烟的告示:“不许栽种,不许吃卖丹白桂。”当时满族人称烟草为“丹白桂”。告示称,禁烟已经有些时日了,在王府的贵族中已经得到了禁止,然而民间仍旧栽种吃卖。世人可以回想一下,没有烟草之前,有什么东西损于人呢?现在有了此物就出现了损人的东西,为此,从今以后要坚决地改正,若有人违抗被抓获,便定为贼盗,并按贼盗给予处罚:绑枷八日,游示八门,鞭挞贯耳。同时,还要罚银九两,赏给捉获他的人。告示还规定,倘有先见者徇情不捉,被后人捉获,将先见者一并问罪。
为了达到彻底禁烟的目的,既禁下也要禁上。皇太极对他的大臣们说:“你们这些个大臣们在衙门禁止别人吸烟,可转过头来自己回到家却吸起来,这让百姓知道了,凡事还有可信度吗?!”皇太极又进一步说,“朕之所以禁止吸烟,是因为看到有的穷乏之家连衣服都没得穿,却还要想尽办法找钱买来烟抽,所以一定要禁止。”严厉的禁烟措施,使不少黎民百姓及地方官受到了惩罚,并收到了良好的禁烟效果。
衣服脏了,尚且顾及,何况命乎
明朝末年的著名将领洪承畴,与皇太极交战,被后金军队围困松山。洪承畴部下一个将领,偷偷把城门打开投降,洪承畴因此被俘。在刚刚战败的时候,明崇祯皇帝以为他战死了,举行国的悼念,但万万没有想到洪承畴却投降了清朝,让崇祯帝感到极为尴尬!洪承畴,字亭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即天命元年(1616)中进士。洪承畴中了进士之后,到崇祯朝,才受到重用,这期间他杀闯王高迎祥、大败李自成,功勋卓著。
皇太极知道洪的分量有多重:祖大寿的三个弟弟在他手下,吴三桂是他的老部下,更重要的是假设洪承畴投降,对明朝上下军心民心该是多大的震撼!可是,一贯以骁勇善战、宁死不屈而著称的洪承畴又怎么肯投降?!皇太极先后派了许多能言善辩之士,都被洪承畴骂了个狗血喷头,无功而返。这次,又遣他最为倚重的汉官范文程前去劝降,却是依然如故。
不过碰了一鼻子灰的范文程竟面有得色,向皇太极禀报说,洪承畴不出三日定会投降!皇太极一听忙问原因,范文程说:“臣和他谈话期间,房顶上落下了一片灰尘,正好落在洪承畴的衣襟上,他一见赶紧掸掸衣服。您想,一个人连衣服脏了这样的小事都顾及,又怎么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后来没几日,洪承畴果然剃发称臣,投降了皇太极。
“范章京知道吗?”
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贵族,对投降的汉官儒士是一概瞧不起的。有这样一个记载:天命八年(1623),报有复州汉人可能叛逃,努尔哈赤主张派兵镇压,当时明朝降将李永芳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贵为额驸(驸马),劝谏对此应该慎重。后复州汉人果然叛逃,努尔哈赤遂迁怒于李永芳,将他臭骂了一顿,还革了他的职。还有一次,议兵时李永芳与贝勒阿敏观点不一致,阿敏竟然大怒,大声辱骂:“尔蛮奴,何得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驸马爷尚且如此处境,别人的地位便可想而知了。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得登大宝。他调整关系,调剂满汉,弥补了一些努尔哈赤晚年的错误,优待汉官,以笼络人心。皇太极重用范文程就是一个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让范文程参与军政大计。